60-70(13 / 38)

贵妃二嫁 起跃 99171 字 5天前

一根藤上的葫芦,藤好了葫芦长得好,藤没了都得枯死。

大娘子道:“伯母性子冷淡,母女之间有些事也不好说,待会儿我同二妹妹留下,与三妹妹再聊会儿…”

天色不早了,廊下已点起了灯,韩千君绞了面便要开始梳妆,屋子里坐着的人,有些是今儿才来的,还没地方安置,二夫人道:“我正要交代你们呢,你倒自己想到了,夜里你俩就陪着千君。国公夫人只怕忙得不可开交,我得腾出手招待宾客…”

说完起身,走之前又吩咐丫鬟,“屋里人太多,多放些火盆,还有门前的帘子装上了没,别把凉气带了进来…”

人出去后,脸色一变,把贴身嬷嬷拉过来,细声道:“瞧见了没,四娘子那双眼睛都快转瞎了,简直同他父亲和姨娘一个样,趁着屋里的人齐全正四处狩猎呢,今夜是三娘子出嫁的好日子,你与二奶奶通个气,把人看仔细了,万莫要让她丢人…”

“奴婢记住了。”

蒋氏被赶出府,六公子与二爷跟着相随,二房‘一家子’只剩下了一个四娘子在府上。

没了依仗,四娘子不敢跋扈,也不敢再耍脾气,日日担心郑氏把她赶出院子,装了半个月的病,浑身不得劲儿,临近韩千君婚期了方才出了院子,今夜人也在,但不愿意与二夫人三母女俩坐在一处,与三房的五娘子挤在一块儿玩红线绕花的把戏。

手在动,目光却来回地在屋子里瞟。

今夜前来的贵妇个个都是有头有脸的,除了郑氏的娘家人,与国公府关系亲近的几个世家贵妇也都来了。

其中便有姜家夫人。

谁都知道年关时皇帝便下了诏书,封秦家遗孤秦漓为皇后,曾经一度收养过她的姜家也跟着水涨船高,姜父从五品升为三品,府上的几位公子也都在宫中分别领了要职。那姜家大娘子嫁的还是大理寺少卿范小侯爷。

姜家大公子还未说亲…

正欲起身借个添茶的由头去姜夫人跟前打个招呼,二夫人身边的福嬷嬷突然折了回来,到了她跟前,道:“四娘子,今夜人多,该安置的地方二夫人都安置了,郑家的两个小辈,得借四娘子的院子歇几日了…”

那院子是韩千君之前住的,至今名字还叫‘千君阁’,四娘子纵然有一万个不乐意,可郑家的人她拒绝不了。

心中暗骂二夫人故意使坏心,打她院子的主意。

人太多她不好使脸色,一出去后方才露出不耐烦的神色,对着福嬷嬷阴阳怪气地道:“怎么着,母亲这是终于要对我下手了?”

二房蒋氏屋里的人和二夫人掐架也不是一回两回了,福嬷嬷懒得理她,“四娘子慎言,今夜乃三娘子大婚,来的人多,不过是借住几夜罢了,谈何来的下手?”

四娘子才不相信,“奇了怪了,那么多的屋子,偏偏就来我这儿了。”

福嬷嬷没功夫同她吵,回头道:“甭管四娘子如何想,人今夜要安置在四娘子那,四娘子不乐意也得开门让人进。”

这是硬塞了。

这些人不就是欺负她姨娘和父亲都不在府上?可那院子原本就乃大房韩千君的,她若是拒绝了,二夫人回头去找郑氏,添油加醋地说上一番,郑氏一恼,指不定明儿就把院子收回去。

四娘子忍了这口气,“母亲想要借,我还能说‘不’字?横竖我也是个没爹没娘的主儿,什么事还不是你们说了算…”

福嬷嬷也不是个好说话的,梗着脖子道:“四娘子想明白了就好。”

四娘子气得跺脚,在福嬷嬷手里吃了瘪,回来经过前院时,又被一个婢女撞了个满怀,四娘子后退两步,顿觉怒气冲天,不顾那奴婢赔罪,抬手便是一巴掌,狠狠地落在婢女脸上,“贱人,睁大你的狗眼,看清楚了是谁,别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