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炼自身意志,学?生已决定每日早起半个时辰爬山,风雨不改,希望能有所收获。”
杜夫子这?才缓和了神色:“此举甚善。希望你能坚持不懈,有所斩获。”
“是。”韩时遇道。
杜夫子又继续往下看,第二场的答题比第一场的更加不能看,只方才已然训斥过一遍,杜夫子便?没有再旧话重提,而是将这?一部分稿子放到一边,看起了他后来所做文章,不由得叫了一声“好。”
第一场考的是《四?书》和《五经》,《四?书》有一题出?自《论语》《述而》篇: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这?话的意思是,被任用的时候就推行自己的主?张,不被任用就收起自己的主?张,只有我?和你能做到这?样!(1)
韩时遇的破题为:圣人行藏之宜,俟能者?而始微示之也。
明破行藏,暗破惟我?与尔,可谓是高?明。(2)
故而杜夫子见了便?叫好。
“你这?题破得极好。”杜夫子满意的说。
这?已经不是恢复以前的水准了,而是远超以前的水准了。
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只杜夫子继续往下去,眉头便?不由得皱了起来:“你这?题破得倒是极妙,只你这?行文笔力却远不足。”
八股文是古代科举考试专用的文体?,其实也就是现代的议论文,分为八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不同的作用,都必须要严格的按照要求写?。
比如第一股便?是“破题”,韩时遇这?一句“圣人行藏之宜,俟能者?而始微示之也。”(3)便?是破题,也就是我?们议论文中常说的点出?主?题部分。
第二股和第三股分别是“承题”和“起讲”,也就是“概括说明”。
从第四?股到第七股,便?是八股文的主?题部分,再次作者?从各个方面论证自己的观点。
第八股则是束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总结部分。
从结构上来看似乎简单,但实际上却没一部分都有严格的要求。
比如第一股既然是“破题”,那自是点明主?题,但同样的八股文里有明确要求,破题只能用两?句话,还不能直接点破,这?就非常的考较功力了。
到了“承题”部分,又要求你最多只能用三句话,且如果“破题”是正说,那“承题”就必须要反说,既要承接破题,又要比较全?面对自己的论点进行说明,要求是极高?的。
起讲部分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部分,要求倒是没有这?么详细了。
四?到七股,分别为提比,中比,后比,束比。
这?个部分要求极高?,因为它是要求两?两?对偶的。
古代的骈文要求四?字句和六字句对偶,八股文里则是要求两?个段落之间对偶,若是没有点文化素养还真搞不定。
韩时遇虽然吸收了原身的记忆,但他到底还是理科生的思维,短时间内他很难将八股文运用圆熟,是以他写?的时候是字斟句酌的写?,但这?样写?出?来,便?多少带了些刻意,文笔上便?跟不上了。
韩时遇自也知晓自己的问?题,他虽然继承了原主?的记忆,但做文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要靠自己一篇文章一篇文章写?出?来的,是以他虽然模仿着原身的写?作习惯写?出?了文章,看似无甚破绽,连文秀才都瞧不出?不同,但一遇到杜夫子这?样有真才实学?的,便?轻易被看破。
杜夫子将他文章里的缺陷一一点出?来,韩时遇自是不会放过这?般好的机会,集中精神听讲,若是遇到不懂的地方,他也不怕被杜夫子骂,厚着脸皮问?出?来,如此他之前在写?八股文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