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0(16 / 28)

宜,你放过年前,这价格哪里买得来?”

说实话,虽然贵,但是冬天的外套,这个价也是真不过分。

特别是羽绒服88块,还算是便宜的。

蒲香看了一眼对方的穿着风格,随手挑了一件对方可能会喜欢的类型,递到了对方面前。

“姐,你摸摸,喜欢就上身试试,绝对是好的。”

新衣服,加上“便宜”,这个点加在一起,让人没法拒绝,路人大姐果然就解开自己身上的棉袄试穿了一下。

“嗐,还挺轻的。”

羽绒服和棉袄可不是在重量上有巨大的差别嘛。

蒲香笑着说:“姐,你再试试,这风也吹不透吧,这羽绒服你穿了,里面毛衣也能换件薄一点的,伸手活动也更自如。”

那大姐伸手试了试,果然是活动自如不少,感受了一下,也确实是不透风。

“再便宜点,我拿一件!”

蒲香还是那张笑脸,说:“姐,我们就这个价,谁来都一样,买几件都一样,就赚个几块钱的辛苦钱,东西也不多,我们就卖三天,然后要换地方的。”

饥饿营销,限时抢购,蒲香可都是玩了一把。

那位大姐果然没有立即下手买,她就在那里看了一会儿。

蒲香摆的喇叭里传出的叫卖声不知疲倦,吸引来了一个大姐,又吸引来了一个大妈。

来了一个,来了两个……逐渐,她们那个三轮车前就围满了人。

有人还在犹豫要不要买,自然也有不去想太多的人,觉得衣服看着还不错,68块,88块也不算太贵,就掏钱买了。

有人开了头,跟着付钱买单的人就多了。

蒲香这才发现,自己的设定环节里还少了个“托”。

很快整个摊子都忙碌了起来,今天拿过来的衣服就那么些,有些款式很快就被人买走了,那些犹豫着没下手的人立即就急了。

蒲香今天带出来的衣服,到半下午就卖完了。

石文雅和她一起,说话说得嗓子都要哑了,但是整个人兴奋得不行。

这一单又一单,她感觉自己口袋里都有几千块了,这才一天啊!

中午饭是莫阳给蒲香和石文雅送过来的,在自己镇上,蒲香过来卖东西,摊子就在离他的批发部不远,想不知道都不行。

蒲香也不和他客气,经过过年那顿饭,还有那份礼物,她觉得对方人不错,自然也不排斥多接触。

有来有往,互相帮忙,出门在外,多个朋友多个助力。

蒲香说卖三天,还真就卖三天,毕竟镇子就那么点大,三天也差不多了。

休息一天,她准备换地方,反正县城下边有好几个乡镇呢,她每个乡镇都去个三天,衣服也就卖得差不多了。

也就半个月左右的时间,蒲香进的那一大堆衣服全都卖了个干净,算了一下钱,她知道赚了不少,但是数出八千多块的时候,她整个人还是嘶地抽了一口气。

果然,也不能小看这些小生意啊,一个人身上挣个二三十块就不得了了。

九十年代,果然站上风口猪都能给吹上天。

放了后世,这种地摊卖衣服,根本不可能有这样的销量。

蒲香转念一想,这放现在,也就是她是第一个吃螃蟹的,才有这效果,等有人学着她这么干的人多了,这生意自然就不好做了。

这种摆摊的生意做不长。

就像她记忆里盛极一时的展销会,后来干脆就再没见着影子了。

蒲香给石文雅按着店里提成那么给了工资,石文雅半个月挣了好几百,乐得不行了,嗓子都说哑了,还在那里说个不停。

本来蒲香是想让赵晴和她换换的,但是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