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两个孩子,一个小学,一个幼儿园,开口就要吃,睁开眼睛哪里都要钱。
郁高珠看电视也好,听人说起也好,都说要让孩子上学,她也想,但是上学要钱啊。
钱哪里来?她们一家子都算是勤勤恳恳的人,一年到头没有几天歇的,对庄稼再上心不过,还养了两栏猪,可还是没钱。
农业税、人头税、排灌费,各种附加费,收的粮还要交掉大部分的公粮,养猪的饲料钱,孩子学费,学杂费,吃穿花用……郁高珠觉得自己气都喘不上来。
她前一天来蒲香的这家店里,感觉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知都被打破了。
县城的高大上,对于她这样的乡下人来说,一直是有一个固定概念的。
乡下人,城里人,仿佛有一道无形的鸿沟。
乡下人过得苦,城里人过得好,这就是一个固定认知。
但是蒲香却能在这样的店里上班,还有蒲香的那个小姐妹,也是乡下人。
原来,乡下和城里的距离也并没有那么远。
再看看蒲香的穿着打扮,哪点像乡下人了?
郁高珠想起蒲香说的话,看看外面的世界,不要烂在地里,她就觉得,也许她还真能出来摆个摊?
她干不来这种售货员的工作,但是像蒲香说的,摆个吃食小摊,她也许可以试试?
郁高珠鼓起勇气
:“我想过了,我想试试!就是我什么也不懂,也没干过这个……”
蒲香立即安慰她:“这个不怕,人生下来干什么事情不是从来没干过?咱们还是第一次当人呢,不怕。”
郁高珠被她说得直接笑了出来。
第一次当人,这话听着可真逗。
蒲香说:“嫂子,我给你出个主意,你这几天先到镇上的学校、县城的学校、厂子外面看看,人家摆小摊是怎么摆的,卖些什么,卖多少钱,需要些什么工具,你再想想自己可以卖点什么,要在哪里卖,至于本钱的事情,你也别担心,我这边有,先借你,等你了挣了钱再还我就行。”
听蒲香说得头头是道,郁高珠这心里好像也果然不是那么忐忑了。
对,她先去看看,她虽然不算聪明,但也不是笨人,先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
“好!我去看!”
蒲香想想不放心,又叮嘱一句:“嫂子,你有事就来找我商量,别找我哥和我爸妈,他们这几个人,进了县城见到个人说两句话都腿肚子打哆嗦,你和他们商量,他们肯定不会同意你。”
“我知道的。”
郁高珠不是个强势的性子,也习惯了那套在家听爸妈的,结婚了听丈夫和公婆的那一副,可最近她真觉得没法听这几个的话过日子了,都糊涂成什么样儿了?
她说:“我就想着得挣点钱,每年孩子交学费又是拖又是借的,不是办法,总不能一直这么下去。”
都是被逼得没办法了。
蒲香心疼她嫂子,安慰说:“一切都会好起来,走,嫂子,也去吃碗面,你这两天辛苦了。”
说着,拉着人就进了面店里,又让煮了碗大排面。
郁高珠这会儿也不和蒲香客气了,心里有了底,吃碗面也不觉得慌了。
李小草一看到女儿和儿媳妇也进来了,顿时偷偷松了一口气:“你真是,给我点什么大排面,浪费这钱,点个光面就行了,喏,这大排我都没吃,留给你。”
蒲香淡淡瞥了一眼那碗里,面吃光了,汤也喝完了,就剩下一块大排在那里。
“你不要吃是吧,那我拿去倒垃圾桶。”
说着就伸手端那碗,那样子不像是来假的。
李小草一听这好好的肉要去倒了,直接按住碗:“怎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