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着,刚看到那个绿色的小本本,她才有一种“啊,三妹是真离婚了”的真实感受。
真离了啊,她以后和石大富一家子就真没关系了。
蒲香抓了一把奶糖塞进石文雅的口袋里,在她拒绝前,说:“拿回去给成成吃。”
石成成,石文雅的儿子。
奶糖可是好东西,一年到头也吃不上一两回,石文雅一听说让她拿回去给儿子吃,虽然还是觉得不好意思,但手上立即就不推了。
“谢谢啊,三妹。”
蒲香拍了她一下,说:“谢什么,走,陪我好好去逛逛。”
接下来就要步入她创业的正题了。
蒲香准备先去县城的商业街看看,她记得90年代的县城,就三个地方最繁荣,一个是中心大厦,这里有县城的第一家大酒店,二是商城批发市场,以副食品批发为主,还是有一个就是时代商业街,专卖服装、箱包、鞋袜。
这三个地方,就是四十年后都没关闭,顽强地经营着。
三者中也就商业街算是发展得最不好的,后来县城建了三个大型商场,好几条商业街,这里也从最繁华、最时尚的地方,变成了交通不便利,停车找不到停车位的中低档服饰一条街。
到这里消费的群体从全年龄段,逐渐变成了中老年群体。
不过这个时候它还是无愧它“时代”的名,是县城最时尚的存在。
后世的老城区正是现在的县城的中心地段,离民政局也不远,蒲香辨别了一下方向,街道和建筑依稀和记忆里的那一部分有重合,她很快就认准了方向。
两辆26寸的女士脚踏车很快就到了蒲香预想中的“时代商业街”。
然后蒲香就傻眼了。
这地方别说什么时代商业街了,既不时代,也没瞧见商业,就是街,都有点勉强。
高矮错落的房子,有老式的平房,还有相对新一些的二层、三层的楼房。
90年代最繁华的商业街,这会儿还没影呢。
蒲香掐着手指算了一下,她自己做小生意是在儿子上了小学之后,也就是三年后,也就是93年。
对,她记得也是那年国家取消了粮油票。
时间真的过得太久了,25岁到65岁,整整40年,很多事情,她实在没有办法记得那么清楚。
既然时代商业街还没有形成,那她得想想,现在县城最繁华的地段在哪里……在哪里呢……对了,是汽车站那条路!
其实时代商业街挨着的马路就是车站路。
这是车站南路,汽车站还有火车站都在车站北路上,距离也就不到两千米。
她可以先去那里看看。
后来社会发展得快,小县城都发展得好,她倒是忘了她现在所在的只能算是一个小地方,不是大城市。
石文雅跟着蒲香一起停下来,前后张望了一下,说:“三妹,你这是准备去逛哪里?是不是记错路了,去东门头的小商品市场,要在刚才那个路口直走,不能拐弯。”
“东门头的小商品市场?”
蒲香被这一提,也想起来了,小商品市场确实比商业街先有,原先确实是那里最热闹。
石文雅点头:“对啊,小商品市场,你要买什么?那里什么都有。”
蒲香说:“我想看看卖衣服的店。”
石文雅一听卖衣服,立即就来了精神,无论过几十年,买衣服对于女人的吸引力永远不会消失。
不管有没有钱买,她都很兴奋地说:“那就去小商品市场,那里有卖衣服的。”
蒲香很快决定小商品市场她也要去看看,不过她们现在都在车站路上了,车站北路那一片,正好顺路还是先去看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