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没有后世的导航,但是蒲香下了火车,都不用问,就听到不少吆喝着拼车去批发市场的面包车。
虽然没有后世的规范, 但是方便啊。
批发市场以女装为主, 所以来拿货的女老板占多数, 蒲香看准了就和人挤着拼了车。
同车的几个女老板一看就是熟门熟路,一路上都在聊天,蒲香就在旁边听着。
也有人问蒲香,蒲香只说自己想开个店, 所以先来看看, 顺便问了批发市场的情况。
都是同行, 但又不是竞争对手,有人看蒲香穿得朴素, 像是从小地方来的, 也愿意多说几句。
蒲香就静静地听着。
到了地方后, 她还跟车上几个聊得还可以的女老板一起跑了几家门店。
看了看情况。
林市的服装批发市场是真大,就和她在县城看到的小商品市场似的,一格子一格子,一家挨着一家,第一次来绝对看花眼。
蒲香也不急, 她今天第一次来,就没准备进货。
她要先把这地方的大致情况给摸透了才行, 服装行业, 水也深着呢,看着这一家家店卖的都是差不多的东西,但是价格、质量, 那还都是有区别的。
还有批发市场虽然没具体分区域,但低中高三档实际上还是有区分的。
蒲香早出晚归,连续看了三天。
这期间,她还遇到了四五次前来进货的老板钱被偷的事件,看着人头攒动,都像是来做生意的,实际不少“三只手”藏在其中。
蒲香看了三天,大概已经看好了几家店。
中高档价位,进出进货的人比较多,看得出来都是熟悉的老客。
出货量不小,想来质量是不错的,不然不会有那么多的回头客。
在不熟悉的时候,蒲香决定“从众”,在批发市场捡漏,找到又便宜质量又好的店可能性实在太小了。
从众意味着不会出大错。
已经准备好了进货,蒲香算了一下她的拿货量,一个人搬起来有点吃力了,她准备去叫个帮手。
石文雅,就是最好的人选。
蒲香第三天从林市回来,就骑了车回石家村。
到村口的时候正好赶上饭点,蒲香直奔石文雅家。
郁阿宝正拿着碗追着孙子喂饭,一看有自行车拐到了家门口,抬头看了一眼。
“哎,三妹怎么这个时候来了?饭吃了没?”
蒲香停了车:“还没吃呢,急着过来找文雅,大妈,明天我想让文雅帮我个忙去搬点东西,我给10块钱的工钱,今晚让她住我那里,明天下午回来,你看行吗?”
郁阿宝一听有工钱,那有什么不同意的。
本来邻居之间互相帮忙的事情也不少,最多也就给点东西,10块钱啊,那都可以买一个月的肉菜了!
农村又不是天天吃肉。
“行啊,你和文雅说去,晚饭也在家里吃吧,都这个点了,对了,你现在住哪里?你娘家人来石家找过几次人,和石家都吵了起来。”
郁阿宝说道,最近他们小队的人也算是吃足了瓜。
那天石海在家门前的晒谷场上抽了石大富一顿,抽完后就去了蒲家,说是离婚归离婚,彩礼钱给出去了他们石家就不会要回来。
郁阿宝是第一个吃到瓜,石大富那个混蛋玩意儿离婚竟然要回彩礼钱的,这种事情她听都没听说过,多炸裂啊!
她那嘴是怎么也闲不住,闭不上,出门就和隔壁家的大嫂子小媳妇全分享了一遍。
也就一晚上,基本上原本的石家生产小队是人人都知道了石大富这事儿。
第二天,上午蒲香拿嫁妆,下午石海打儿子,再去还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