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0(13 / 15)

起来,要是能找到合适的渠道,把我们这里的蚕丝也带起来,蚕丝是好东西,能做衣服,能做被子,不管是找到厂子供货,还是到时候往本地引进厂子,都是一件大好事,到时候我们这里的农民也能跟着养蚕致富,把我们乡,甚至我们县打造成全国有名的养蚕基地。”

画大饼这招,在后世早就不管用了,无论老少一眼就能看穿。

不过在现在还是好用的。

石卫东听着,眼神里闪着激动。

他倒不是真的随便来个人画饼,就全信。

蒲香说的轻巧,但照他看这事情实行起来难度可不低,而且还充满了未知。

女装,和养蚕?

说有关,可关系也没那么大。

但退一万步来说,蒲香说的那些,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实现的事,他在信用社工作,接触过不少这方面的人,听说了不少下海经商的故事,那些成功者的发家史,简直比故事还精彩。

蒲香这饼画得都不算夸张。

还有吧,石卫东以前看蒲香跟着石海身边,话也不多,都没太注意过她,可这次听她说话,却感觉这农村妇女,说起话来完全不像那些畏畏缩缩的乡下人。

感觉是真有些想法,有些本事的。

石卫东心里飞快一权衡,想得明白,他一个信用社的主任,就负责放个贷款,又不是要和蒲香合作,人家成功还是失败,和他没有半点关系,有石家在,放出去的贷款他也不怕收不回来。

多个业务,对他来说也是好事。

石卫东皱了一下眉:“一万有点太多了。”

蒲香等着他的下文。

“这样,这次给你批个六千吧,等你的店先弄起来,后续要是有合作,扩大规模,再要贷多少都好说。”

蒲香的心理预期是五千,这已经超了。

“好的,谢谢石主任,这样,我带了身份证,现在可以办手续吗?我准备等会儿就去县城看门面。”

石卫东还真没想到她这么雷厉风行,上午贷款,下午就去看门面。

“行行,现在的妇女同志可真是顶起半边天,厉害啊!这贷款的名字写石海叔?”

蒲香心中一动,很快打消了这个念头,她是借贷款,不是来诈骗的。

“写我的名,这是我自己想要捣鼓的事业,赔了赚了,都是我自己负责,和谁都没关系。”

她和石家都没关系了,真赔了,可不得她自己负责吗?

听在石卫东的耳朵里,就是这小媳妇为了开店的事肯定和家里人闹了一闹,这才说的赌气话。

这也不奇怪,去县城开店啊,这一个农村小媳妇,胆儿还真大。村里人都胆小,不同意折腾也挺正常,不过石家还是纵着这个儿媳妇的,还是同意了。

他没想蒲香是自己跑来的,还离了婚,实在是蒲香表现得太淡定,他半点没往这个跟太阳从西边升起来一样不可能的方向的想。

这会儿蒲香又觉得给石大富那钱给得值了,没闹大这么从石家出来,石海儿媳妇的身份还能用。

主打一个信息差。

等她真离婚了,别说六千块贷款,六十块她都借不出来。

要开店的启动资金,她还得另想办法,说不定还不得不去摆吃食摊子,多花费几年时间。

有了石主任一路开绿灯,蒲香这贷款借的格外顺利,没有半点波折。

贷款六千,限期一年内连本带15%的利息一起还上。

等到蒲香再从信用社出来,她身上已经多了一张存折,上面多了5500块钱,剩下500她取了现金,带在身上。

等会儿她要去县城,这话不是瞎说的。

蒲香想到刚才给她办业务的女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