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灵川说试就试。
如今已是开春,她便没有填塞过多的棉花,只做了几身薄棉袄。
最后一算成本,整个人乐开了花。
倘若皇帝当真如养弟所说,打算大力推行棉花的种植,那恐怕整个苏州,不,整个景国的布行主要卖的布,怕是都要从麻布变为棉布。
燕灵川毫不犹豫,收购棉花,令手底下的作坊开始赶制薄棉袄。
一部分,她直接挂到自家布行去卖。
南方的冬日不长,买的人少没关系,但一定要把「第一」的名号打出来。
更多的部分,她则是思及养弟所说的北方冻灾,打算赶制出来后,运送给养弟,让他拿去赈灾。
三月下旬的苏州,就这样迎来了便宜,还保暖的轻薄棉袄。
贫民们,其实大多半辈子,连布行门往哪边开都不一定知道。
他们往往靠自己的双手制衣,冬日的衣服,则用如芦花、麻等物来填充,以达保暖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