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1 / 2)

蒋星重点头应下,若言公子当真能将此事处理得干净漂亮,那便足以证明,言公子的能力很强,或许,她真的可以考虑让言公子做那个她想要辅佐的人。

因有两个人留在何青庄,所以空出来两匹马,傅清辉同沈长宇便不必再同乘一匹。

返程的路上,蒋星重佯装随意地问了些言公子关于学问上的问题,只饭桌上见识到的那一点点,还不足以叫蒋星重确定言公子学识渊博。

而言公子,确实也没有叫蒋星重失望,他问必有答,答必有物,时而引经据典,时而借古喻今,时而针砭时弊,时而一针见血,所学所见,融会贯通,运用灵活,着实叫蒋星重钦佩不已。

这返程一路聊下来,蒋星重对言公子的学识,见识,内涵,教养已无半点质疑!

一行人回到城门外时,已过午时,城内人丁往来熙攘,言公子勒马止步,对蒋星重道:“眼下城内热闹,在下便不与姑娘同行了,在此分别便是,明日我恐怕暂时不能前往府上习武,后日傍晚见面,再与姑娘交代。”

蒋星重点头应下,叮嘱道:“公子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尽力便好,务必保重自身。”

言公子点头应下,抬手朝城门方向做请,道:“姑娘先行。”

蒋星重点头应下,翻身下马,将缰绳递给马背上的傅清辉牵着,自行礼回城。

言公子在城门外目送蒋星重远去。

直到她的身影隐秘在人群中,谢祯眉宇间方才露出一丝苦闷,开口道:“原来在朕的子民眼中,朕竟如此闭目塞听,不辨忠奸。”

谢祯转头看向傅清辉,问道:“朕登基不久,这等风评,从何而来?”

傅清辉行礼道:“诚如陛下所言,陛下登基不久,百姓与百官就算要评价陛下,也无从评起,臣也不知这蒋姑娘为何会这般态度。”

说罢,傅清辉再复行礼,严肃道:“着实不敬!可需臣以大不敬之罪,问罪蒋姑娘。”

第007章 第 7 章

谢祯闻言失笑,看向顺天府城内,目光扫过城中百姓,眸中神色坦然,道:“不必。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若朕德行兼备,自会堵得住天下悠悠之口。”

傅清辉还欲说什么,却瞥见一旁的沈长宇朝他使了个眼色,示意他不要再说。

傅清辉忽地意识到什么,忙闭口不言。他们这位陛下,同先帝不同,御下规矩极严,触及底线的事不能碰,但宫人若不慎犯错,属人之常情,他却又甚是宽厚,不会责罚。

像蒋姑娘这样的冒犯,他不会追究,甚至不会放在心上,只会反思自己是否没有做好。

傅清辉看向谢祯的眸中隐有欣赏,这位刚刚御极的新帝,励精图治的野心与努力他这些时日都在看眼里。

且他明事理,少猜忌,易沟通,这些时日,虽因他励精图治,自己的差事多了不少,可心理压力却远比往常要少,反而过得轻松愉快。

思及至此,傅清辉行礼称“是”,坐在马背上直视前方不再多言。

谢祯双腿夹一下马肚子,往城内走去,其余人紧随其后。

走在回宫的路上,谢祯一直在琢磨今日在何青庄的事。

初到何青庄时,蒋姑娘便说这就一道进去,查明事情原委,可见她不知何青庄设路障一事,诚如傅清辉所言,昨日她路过何青庄的说辞是在撒谎。

但今日瞧着,她忧心百姓也不似作假,可她为何撒谎?

谢祯思来想去,只有一个缘故,那便是她得知此事的途径不便与人言说。

那么她究竟是从何处得知?

胡坤,周怡平二人将此事瞒得滴水不漏,朝中都未有人察觉,可她却能知道,着实蹊跷。

谢祯心里存了个疑影,转头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