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了,现在他叫宋晋平,也就?是明确的宋之洵身份,他字就?是景平。
司妤道:“你既是一介草民,来见我有何事?”
“听闻公主广纳贤才,草民毛遂自荐,请求入朝为官,效忠朝廷。”宋之洵说。
第63章 第 63 章
以宋之洵的才学武功, 的确能做官,司妤只是好奇,他离开这么久, 却突然有此举。
她问:“你想做什么官?”
“若要推行一项策令, 该做什么官?”
司妤怔了一下,随后道:“那大概就是丞相?了。”
宋之洵道:“草民想日后做丞相?, 推行分科举人之法,摒弃当今征辟、察举之制。”
所谓征辟,是天?子?或朝廷征召德才双备之人出来做官,天?子?征召, 称为征,朝廷官府征召, 称为辟。一般也都是征召有德行名望之人。
而察举, 则是各州郡长官推举辖境内有才学之人给上级或朝廷, 朝廷核查过后派任官职。
最初朝廷会直接派官,后来改制, 被推举的人也要经过考核。
司妤问:“你说的分科举人,是经过分科考试后再按考试结果决定官职?这与现今儒生的分科考核, 有何区别??”
宋之洵道:“现今儒生考核,是被察举之后才能进入朝廷考核,虽说比之前直接派官公平了不少, 但也须先被察举,才能被朝廷考核, 究其根本, 最后为官的仍是那些州郡官员的门生故吏, 或是亲朋好友,这些人再互相?举荐, 广结朋党,天?长日久,察举之制就成了官员间壮大自己的工具,至于朝廷是否能选到可用?之材,已不再是重要的事
“最后便是朝廷无可用?之人,而官员关系盘根错结,势力越来越大,甚至盖过朝廷;以及士族永远屹立不倒,寒门永无出头之日。”
司妤也知道官员的力量过于强大,每个人背后都是好几代人经营成的可怕的关系网,这些人结党营私,互为靠山,朝廷也只能被蒙蔽、被压制。
宋之洵继续道:“草民说的分科举人,是不必靠州郡官员察举,而朝廷颁布考试细则,有意者?自己报名,通过考试则可录取,从而入朝为官。”
“自己报名?”司妤一怔,这也就是说,做官不再是世家贵族专属,假使?一个穷人,他读了许多书,或是他深谙兵法,是否就可以报名参与朝廷考核,从此踏上官途?
她想起?了高?盛。
高?盛是十四从军,出生入死,一步一步做上都尉的,但因官职靠举荐,因为身份,他便止步于都尉。
如果他出生贵族,他能一开始就成为将军;如果他能参加考试而不拘于身份,大概也能被看?出天?生将才。
当为官不论出身,那朝廷上便会有许多寒门出生的官员,则以后寒门与士族之间的鸿沟会窄许多,甚至可以废除察举制,任何官员都不可推举儒生,如此一来,士族不再让人艳羡,通过朝廷考试,才让人艳羡。
司妤道:“你之所言,确为革故鼎新之举,只是时机未到,如今的大兴还远没?有那样?的力量来大举改革,朝中重臣也多是通过征辟察举来的,他们铁板一块不同意,我?也没?办法,甚至会影响平定天?下之大计。若有一日天?下太平,百废待兴,我?会考虑此事。”
“有公主?此言,草民此行已如愿。”
司妤想了想:“如今正重建太学,儒生考试也在太学中,你便为国子?祭酒,教授学生经史子?集,他日天?下平定,我?们可再议分科举人之事。”
“是,谢公主?。”宋之洵叩拜。
“你先起?身。”司妤说,随后静默一会儿,问他:“你可知,长庆县君也在公主?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