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回也不例外, 需要用煮过的松枝水淋在这种特质的纸张上, 两相作用, 才能显露出字迹。他撇撇嘴展开信,他猜这回左不过又是些老生常谈的内容。待他皱着眉头读下去,越读眉头皱得越紧,读到最后拿信的手都是哆嗦的。

看完信他就腿脚无力的一屁股坐下来, 如丧考批般瘫软在太师椅上。缓了好一会儿他还是有些手足无措。

怎会如此, 怎会如此呢!

皇后来信说她发现三皇子已经在追查于行的行踪了, 查到只是时间问题。

从来只有千日做贼的,断没有千日防贼的。只有将于行的存在暴露给皇上, 将于行推到万众瞩目下,才免遭被追杀的厄运。她也是没有办法了。他让岳知语做好准备,皇上的人随时会寻来。她未免自己被暴露, 从而引起皇上的忌惮,只能先撤走了暗卫。

她要岳知语将于行的身世提前告知他, 免得孩子到时候闹出什么来惹得皇上厌弃。要知道于行一旦暴露,皇上就是他的护身符, 他必得赢得皇上的青睐,才能在波云诡谲的储位之争中占下一席之地。

可皇后说的轻巧,对岳知语来说让他说无异于是对他凌迟。都说男人成熟的晚,岳知语更甚,四十多岁才安于在家,生出慈父心肠,而于行恰巧就是这个时间来到岳知语身边。

他对他何止视如己出,甚至比对自己那几个亲生的都上心。这样悉心照顾了多年,护他茁壮成长,是心肝儿肉般的存在。

如今他要残忍的告诉他,他不是这个家的孩子,他其实是父母双亡的。哪怕是天家的孩子又怎样,依然改变不了没有父母的事实,还要一个孩子背井离乡到都城去奉承那未曾谋面过的祖父,这让他如何开这个口?

他难受的一宿没合眼,可时间不等人,算算日子从都城来的信路上最快也要十多天。如今过去了这些天,不知道皇上查到哪一步了。不管他查到哪里了,他必须在他的人赶来之前劝好于行。

这天于行刚好到了书院沐休的日子。于行争气,前年就从私塾考上了岳麓书院。进入书院以后就不能天天归家了。这也难不倒岳知语这位牵肠挂肚的老父亲。因为书院离着家近,岳知语三不五时的就溜达过去,从不空手,带的好吃的东西就没有重过样。惹得于行的同窗都艳羡不已。

虽然有父亲隔三差五的来书院投喂,到了书院沐休的时候于行还是归心似箭的往家里奔,跟着他一起的是书院的同窗吕承平,也就是城门官吕兆吉的儿子小石头。

吕承平跟于行一般大,两人一静一动性格也互补,他们不仅是同窗亦是好友。而吕承平当年是被沈望秋托付给岳知语了。所以这些年只要岳麓书院沐休,吕承平就随于行一起回岳家村居住。岳家也不是那苛责孩子的人家,不仅给他安排单独的房间,四时的衣物也都比照着于行的来,没见这才几年,当初那个瘦首的小猴儿已然变成了一个墩实的小少年了,到底是武将家出来的孩子,跟在于行后面,腿也迈的跟风火轮一样~

离着家门还有一段路哩,家里后灶房飘出的肉香已经勾的两小只哈喇子直流了。两人呲溜咽了咽口水,下意识的又加快了步伐~到了家里果然一家子老老少少就等着小哥儿俩了。

见孩子回来了,于行跟吕承平立时就被林氏一左一右拉着去洗手,已然十岁的小少年了,林氏依然改不了手把手的习惯。岳知语不悦的摇摇头,真是慈母多败儿。

等林氏陪孩子们洗完手落座,最后一道菌菇鸡丁汤也做好了被端上桌来。祖父岳勇毅先夹一筷子菜,大家就开始拇指大动吃起来。

于行也在埋头狂吃,书院的伙食也不是不好,他就是想吃家里的味道。都不用他去夹菜,他爹岳知语已经精准的将他想吃的菜捣到他碗里了。有时候他只是抬眼看了一眼一道菜,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