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样的县毕竟是少数,其余的诸县则是旁观者居多,他们这些县令好逸恶劳惯了,哪里会上赶着给自己找累受。这些县本来就留不住人,百姓又听说如今山洼县城防建的不错,改良土地,减轻赋税,整个县城繁华了不少,这处又比府城离得近,于是都纷纷涌入山洼县。

这么强的工作量若是普通人早就吃不消了,得亏岳展从小熬打的好身体,让他即便增加工作强度也能游刃有余。只是辛苦了跟随他办差的衙役,自打新县令来了,肚子上的赘肉都跑没了,浑身上下肌肉都结实了一圈。

百姓都夸岳县令是个大公无私的好官,自从他走马上任,山洼县的老百姓才真正过上了踏实安稳日子。

可要岳展自己说,他没有那么伟大。他只是想着办好差的同时,给于行提供更大的帮助,在这一过程中能靠自己的努力,给百姓撑起一把伞,能庇护多少人就庇护多少人。

而得知自己有了孩儿以后,他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他发誓一定不能让自己的孩儿生活在危险和动荡中。现在这些修建城墙,巡察小队只是小道,都不能从源头上解决山洼县的治安问题。

随着山洼县经济越来越好,越来越富裕,未来势必要成为滇国眼中的一句块肥肉,他思索了许久,只有招募士兵,建立足够强的武装力量才能将山洼县围成铁桶一块,真正做到长治久安。

其实建立军队是他刚来山洼县就想做的,但在大魏朝,军政分离,县令是地方行政官员,只负责地方政务,县令可以加强当地的治安,管理赋税,对农业、教育等各个方面进行管理,独独不能统帅军队,军队由国家派专门的武官掌管,但也有例外,比如刺史就是文职出身。换句话说,按常理岳展作为县令是没有资格招募士兵的。

只是大魏边境地区,因为地理位置特殊,也有特殊规定,县令在特定情况下可以兼任军事长官,拥有一定的军事指挥权。比如面对敌国突袭等紧急情况,事从权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