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来公公手里拿着圣旨,似是烫手的山芋般,他不想接,可胳膊拗不过大腿。
眼见宋大人的眼睛里的威胁渐盛,他只得从命,打开圣旨读起来:
“大行皇帝遗诏:众臣跪听:
朕在位三十载,无一日不兢兢业业,殚精竭虑,幸赖祖宗保佑,大魏日益昌盛。夫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故唐尧不私于厥子,而名播于无穷。朕羡而慕焉,今有二子柏然,人品贵重,深肖朕躬,禅位于二皇子柏然,钦此。"
跪在地上的臣子心里想的皆是二皇子不是不良于行吗,他怎么有资格登基?大家心里是这样想,可看着殿外被御林军围成铁桶一块,也纷纷识趣的噤了声。
一时之间,太和殿安静极了。
倒是刑部尚书沈熹遵从内心的想法,义正言辞的说道,“臣以为如今陛下尸骨未寒,还是等陛下灵柩归来,验明正身,二皇子再议储位也不迟。”
“怎么,尚书大人是在质疑父皇英明神武还是怀疑遗诏有假?”一直沉默不语的二皇子终于发话了。声音里满是阴鹜。
“微臣不敢。”
“不敢?我看你这身骨头硬的很。你这是公然抗旨不尊,藐视先皇,来人,将他拖出去,斩首示众。这就是抗旨不尊的下场。”
他话音刚落,两边的侍卫就反剪沈熹的手臂,要将他拖出去。这是杀鸡儆猴呀!其余众人立刻噤若寒蝉!生怕多说一句话惹祸上身。
还没等侍卫将人拖出去,殿外就传来兵甲交战的声音,那声音听着似是越来越近。
“怎么回事?”二皇子双眉微皱,有些不悦的看向御林军首领宋曰升。
“回禀殿下,宫内早已被臣清理了一遍,如今全是御林军的人,许是之前没处理干净的小股流窜势力在袭扰,臣去看看怎么回事。”他说着就去殿外察看。
可他刚出殿外不到五息,只听“铛~”的一声,众人寻声望去,就见一道身影被直直的钉在了太和殿的大门上。透过窗棂显示出的轮廓,怎么看,怎么像刚走出的宋将军。
二皇子突然有一种不好的预感。“宋将军?”他向门外叫到。
“宋将军这不是给你送到门上了吗?”一声苍劲有力的声音从殿外传来。这声音众臣听到耳里熟悉极了,这不是陛下的声音吗?难道陛下还活着。
大家抬眼望去,果然见到皇上身着黄袍在章侍卫的搀扶下,出现在太和殿门口。
二皇子一见到皇上,跟见了鬼一样,“父皇?”他又头摇的跟拨浪鼓一样,“不对,你不是,你肯定是假扮的。父皇确实掉落山崖驾崩了。你是谁假扮的?”
皇上听他都到这时候了还强辩,气骂道,“你这个不肖子孙,连你父皇都不识了?也是,你连弑父都能做出来,还能指望你跟个人一样认爹?”
一叠声的骂出来,二皇子在这骂声中终于清醒过来,是他的父皇,他立马跪下,膝行过去,状似庆幸道,“父皇,儿臣~儿臣以为您出事了~您没有事真是太好了。”
不过皇上面上可不信他的鬼话,“哦?你真为朕高兴吗?你是惊讶吧,惊讶朕怎么会出现在这里?毕竟锦衣卫,御林军都被你掌控了,就连九门提督何坤鹏都让你策反了,将九门封锁,你继位前连只鸟都不能飞进来,朕是怎么出现在这里的?
呵~你莫要忘了,都城外的前锋营和防卫营里还有朕的十万精兵枕戈待旦,比之九门提督的三万精兵,朕想荡平都城,也是弹指间的事。更何况那何坤鹏不服调令已经被就地正法,如今九门提督已经换了人。”
二皇子原以为将都城控制住了,先登基,登基以后接管京郊大营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可他一没想到父皇还活着,二没想到他这么快就带领十万精兵杀过来。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