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们个个摩拳擦掌,霍霍向游学。而游学的名单也是提前拟好的,学生报名,书院经过筛选,留下九个名额。
大家多是像岳展这样刚考上秀才功名,离着乡试还有三年时间,也有对会试没有把握,觉得自己火候尚浅,想要再历练历练的举人。当然这次一起出行的也有他的好友岳承霄和秦文韬,他知此行凶险,但是好说歹说都无法劝退二人。用他二人的话说,
“你这是想背着我们游学,独自快活?那怎么行,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想也不要想!”
急得岳展抓耳挠腮,捶胸顿足,一无用处。得,都是大爷,去吧,去吧,好兄弟就是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这回好了,同生共死吧!
这天天高云淡,露冷风清,清晨的露珠还凝结在草尖,晶莹剔透时,岳麓书院门口已经停着三辆马车了。
这次跟他们一起出行的是邓文元邓夫子,和教御马课的崔夫子。崔夫子拳脚功夫了得,秦夫子虽然更有经验,奈何他年纪大了,舟车劳顿的,所以书院安排了更年轻的崔夫子为大家保驾护航。
等大家集合好,正要上马车,只听“哒哒哒哒”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众人抬头望去,只见一辆马车疾驰而来。
待那马车停下,一名方山书院的夫子下车跟崔夫子和邓夫子打招呼,紧随其后下车的是几个学子打扮的少年人。
岳展定睛一看,这里面还有熟人呢!上次马球比赛切磋的王坤,蹴鞠比赛时对方的队长方长明,另一个就瘦高少年看着也脸熟,就是想不起在哪里遇见过,索性不去想了。
一番交谈,大家才知道原来方山书院的几个学子也想游学,已经拜托了岳麓书院的山长跟在他们的马车后就可以,而且他们也有夫子跟随,既然山长都同意了,他们自然没什么好说的了。
就这样计划好的三辆马车,等真正出行成了四辆马车,岳展没有坐马车,他生的人高马大的,在马车里窝着不舒服,再说这样怎么能将美景尽收眼底呢?于是他说动崔夫子,跟夫子一样骑马前行。
在书院里天天读书的学子,此刻跟出了笼子的鸟儿一样,一个个叽叽喳喳的品评着外面秋日的美景:
蔚蓝的天空上,朵朵白云,大雁高飞。满是秋意的大地上,火红的枫叶,金色的麦浪,挂果的树木,都一一铺陈开来………
他们的路线是提前定好的,岳展游说众人尽量坐船,所以他们在走了一天路后,坐船北上。古代的大船也可以是拉车马的,不过车马要分开。多少有些麻烦。
好在花一点银钱就有专门的伙计帮忙,一群书生并几位夫子就这样坐着大船,在江上行了几日,就到了洪州府。
别看他们书院坐落在桐江边上,这群书生里大部分还是旱鸭子,而且有几个晕船晕的厉害,本来计划坐十几日的船,看这几人晕船晕的脸色蜡黄,连连告饶,大家只得临时改变路线,从洪州府下船,改为陆上。
他们白日里赶路赏风景,夜里如果路过客栈就住客栈。赶不到客栈,就只好找农家借助一宿,没有农家的时候就找个破庙对付对付。
虽然在外面凑合着住一晚,但吃的一点都不凑合,这不,岳展跟文韬就拿着弓箭出去,没一会儿就拎着只肥肥的野兔子和一只野鸡回来了。那野兔和野鸡身上插的箭镞一早被他们拔下来了。
带回来的这些东西也不用劳烦别人,岳展顺手就处理了,撒上油,盐,找一条长棍穿上,点燃柴火就架在火上烤,没一会儿,一股霸道的香气就飘过来,勾的大家口水直流。等再再上面淋上孜然,那香味别提了,简直香迷糊了。
两只兔子,一只鸡。十五个人,每个人都分到不少。就着干粮吃着烤兔子烤鸡,大家前些天在船上跌的膘,没几天就让岳展给补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