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0(22 / 52)

福运三岁小郡主 吾彩 139305 字 9天前

平复怒火:“你的顾虑朕知道,可你想过没有,老二以邬剌人进犯为由,拒不回京,老四以流寇为借口,也不回京,若是朕都允了,那想必老三,老六,老十他们几个也会有样学样,你说到时怎么办?”

太子为难,叹了口气:“儿臣也有这番顾虑。”

承武帝:“这样,你替朕草拟一份旨意,明面上允他暂缓归京。”

“老八不是正记恨老四嘛,就让老八以钦差身份,带兵过去剿匪,朕倒要看看,若老八将那些流寇都消灭了,老四还以什么借口拖延归京。”

太子:“此计甚妙。只是父皇,老八得带多少人马过去合适?还有,若让他回封地去调兵,怕是得耽搁一些时日。”

承武帝:“不用那么费事,就从五军营调兵给他。”

太子:“是。”

承武帝按了按脑袋,指着地上的军报问:“那个,老四在军报中说流寇多少人来着?”

太子:“万余人。”说完俯身将军报捡起来。

承武帝:“那就从五军营调三万骑兵给老八,让他给朕把黔州,不,让他把老四封地所有的山匪,山贼,流寇,那些乱七八糟的玩意,全都给朕清得干干净净,否则,就不许他回来。”

“还有,把朕那柄长刀给他,朕赐他先斩后奏之权,别管是谁,胆敢阻碍绞杀流寇,格杀勿论。”

太子应是:“那儿臣这就去办。”

承武帝又说:“对了,让老八媳妇儿留在京里,告诉老八,别想着游山玩水,赶紧给朕办差,差事什么时候办妥,什么时候回来见他媳妇。”

这一招对老八来说实在够狠,却也是十分有效,太子忍不住笑:“儿臣遵旨。”

承武帝只觉脑中昏昏沉沉,心口也闷得慌,挥挥手:“朕乏了,你去忙吧。”

说罢往里间走,见皇后坐在榻上摆弄花瓶,走过去歪在榻上:“皇后,朕躺一会儿,天没塌下来之前,你替朕拦一拦,不要吵朕。”

皇后抱着花瓶,起身往外走:“陛下放心歇着,臣妾帮您守着外头。”

最近承武帝很少去崇政殿,基本上都是太子在崇政殿处理政务,他出了凤仪宫,往崇政殿的方向走,吩咐丁明:“去把鲁王殿下请来,就说孤有急事找他。”

丁明应是,喊来一个办事妥帖,腿脚麻利的小太监,让他赶紧去找人。

太子到了崇政殿,刚坐下没多久,八皇子大步流星来了,刚跨进门,大嗓门就响了起来:“大哥,你找我?”

太子笑着点头,让他坐下,随后把四皇子封地闹流寇一事说了,又把承武帝的旨意也说了。

听到陛下让他担任钦差,从五军营调三万骑兵,去四皇子封地剿匪,八皇子当即拍腿,哈哈大笑三声:“老天开眼,给我这个机会去找老四算账。”

太子瞪他一眼,警告道:“此为公事,休要胡言乱语,见到老四,切莫胡来,更不能挟私报复。”

八皇子忙把笑憋回去,拍着胸脯一本正经道:“是是是,大哥说的是,我沈斐岂是那样公私不分之人。”

见他说得太假,太子笑着摇了摇头,想着陛下让老八过去的真正目的,也不再多说。

八皇子心情很好,接着说:“我四哥封地山清水秀的,这回我刚好带着阿芷顺便去转转。”

太子笑了:“老八,正想和你说这事来着,父皇的意思,路途遥远,你又是去剿匪,那些悍匪凶残异常,阿芷就不必跟着你去辛苦奔波了,让她留在京城陪陪贤妃娘娘吧。”

八皇子一听要和妻子分开,心中恼火,蹭地站起来,怒道:“大哥,父皇这是什么意思?他是信不过我?想把阿芷留下来做人质?”

太子上前,拍拍他的肩膀:“稍安勿躁,父皇并非此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