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0(2 / 52)

福运三岁小郡主 吾彩 139305 字 5天前

承武帝,承武帝坐起来,从太子手里接过茶盏喝了几口才问:“人呢?”

梁泉:“启禀陛下,微臣到了汪太医家的时候,才得知,汪太医前阵子风寒未愈,又染肺疾,已经辞去太医院的职务,回乡去了。”

承武帝面色一沉:“什么时候的事?”

梁泉:“五日前,微臣已经遣人去追了。”

太子脸色也凝重:“汪太医是一个人走的?还是带着他的家人一起走的?”

梁泉:“微臣同那守宅的老仆仔细打听过,汪太医的父母早些年就亡故了,他唯一的儿子前几年成了亲,随后,汪太医的妻子就带着儿子儿媳回了家乡祭祖,那之后几人再未上京。”

承武帝和太子都沉默了。汪太医擅长风寒之症,家人又都不在京中,这一切,似乎都有些过于巧合了些。

皇后开口:“如此,只能先把汪太医找回来,届时再看了。”

承武帝点点头,又问:“方才你说郑院使,是怎么一回事?”

梁泉:“郑院使心疾犯了,今日告假在家。”

承武帝:“你去郑家,即便是抬,也要把他给朕抬来。”

梁泉领命,再次出门,这次回来的更快,当真把郑院使给抬了来。

承武帝直接吩咐抬进来,郑院使哪里敢躺着进殿,在梁泉的搀扶下走进殿来,跪地请安。

“起来吧。”承武帝挥挥手,指了指一旁的椅子:“坐下说话吧。”

郑院院谢恩过后,又被梁泉扶着坐在了椅子上。

承武帝直接问:“郑院使,你手底下的汪太医,当真是得了肺疾?”

一听这话,郑院使面色微微一变,袖子下的手不知不觉攥紧:“回陛下,臣不知,先前说是得了风寒,要告假回家休养,臣见他咳嗽得着实厉害,便准了。他回家之后,臣并未见过,所以具体得了什么病,臣也不知。”

太子问:“你不曾去他家中瞧瞧,就那么批了他的辞呈?”

郑院使:“回殿下,前些天,臣一直在宫里忙着风寒一事,不曾出宫。汪太医托人递了辞呈,说他得了肺疾,臣看他在辞呈上描述的症状,像是肺痨,那病治不好,还传人。臣等在宫里都是伺候各位主子的,经不起任何闪失,臣万万不敢再留他,这才准了。”

此话合情合理,承武帝,太子,皇后都点了点头。

承武帝打量郑太医:“那你这病,又是怎么一回事?”

郑院知撑着椅子扶手起身,跪到地上,从怀里掏出一封折子,双手举起:“陛下,臣素有心疾,以前保养得当,一切还好。”

“今年许是因为上了年纪,从年初到现在,已经发作了三次,这次尤为严重,心血瘀阻,心口绞痛,恐怕再难担任太医院院使一职,臣想告老还乡,还请陛下恩准。”

说着话的时候,举着折子的双手轻轻颤抖,几乎要拿不住,人也急促地喘起来,几乎要跪不住。

又来一个谢病还乡的。承武帝和太子对视一眼,都觉得此事另有蹊跷。

“郑院使,”承武帝声音陡然冷了几分:“朕给你一次机会说实话。”

郑院使手里的折子猛地落地,他俯首,叩头:“陛下,微臣所说,句句属实。”

承武帝变脸:“来人,拖出去斩了。”

皇后和太子都猜出承武帝的用意,对视一眼,并未求情。

郑院使脸上血色瞬间褪去,神情震惊,慌乱无措:“陛下恕罪,臣”

不等他说完,守在门口的禁军应声而入,架起郑院使就走。

君无戏言,郑院使这回不敢再心存侥幸,忙求饶:“陛下,臣有罪,臣有罪。”

承武帝冷哼一声:“说。”

两名禁军转身,又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