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20(9 / 26)

就在他一筹莫展之际,一道脆生生的嗓音突然响起。

“奶,让知青姐姐来我们家吧,可以和我住,我想跟知青姐姐学知识,以后去学校就能考一百分给您长脸。”

赵圆圆实在不愿意放过这个时机,她想接触知青,想从知青这里得到接触城里人的渠道,更想获得他们在这个时代学过的知识。

最重要的是,她实在厌烦了在一个小小的家里当牛做马,也讨厌有奶奶幺爸这样的人在外面耍横丢脸,以后走出去头都抬不起来。

她有金手指,也有后世的记忆,她知道未来会发生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也知道现在被下放住牛棚挨批——斗的人,一旦活到几年后被平反,全都能恢复从前的身份地位,一夕之间就能变成她再也高攀不起的存在。

所以她自觉时间紧迫,现在有知青下乡,借住在她家的话,赵圆圆就能抓住这个机会,像是藤蔓攀附一节树枝一样,迅速生长占领整棵大树,将自己的枝丫缠绕上去,争抢汲取原本属于大树的营养和生机。

第114章 决定分家

然而为了将来满心算计的赵圆圆没有看到,晦暗月光下,奶奶陡然漆黑的脸色,还有她妈刘翠芬正在拼命给她挤过来的暗示眼神。

大队长没想到解救自己尴尬困境的是个小丫头,他眼睛一亮,紧跟着赵圆圆的话顺杆往上爬,苦口婆心地劝说道:

“三嬢,你看圆圆读了书就是不一样,她看得比你远多了,这城里来的知青们,个个都是拿笔杆子喝洋墨水长大的。

别看他们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样子,可他们全都是读了初中高中的,一肚子文化,随便漏点儿出来,都够你家娃娃们学得了。”

何桂枝冷笑,“你什么意思?就那些城里的读书人是读书人,我女儿儿子辛辛苦苦读完初中高中,那就还是乡下的泥腿子,连两个蠢货娃娃都教不好咯?!”

老人家一生气,连自己孙子孙女都一口贬低了下去。

当然,也有人清楚,老太太这是对赵圆圆插话拆台而心里不满,故意骂她发泄心火呢。

赵圆圆不知道。

赵圆圆听到大队长夸自己的话,终于能稍稍抬起头,神色里带了几分自得和自信。

她不觉得自己说错话做错事。

她只觉得家里人眼界窄看不深远,难怪就算读了书,也一辈子被困死在这重重大山里头,终其一生都走不出去。

她终于在此刻,体会到几分远超这个时代的认知所带来的骄傲。

她和这个家里的每一个人都不同。

这份不同,注定了他们不会理解自己的选择,所以即使听懂了奶奶口中的阴阳怪气,赵圆圆也不觉得生气,反而产生了几分怜悯。

没有自己的带领和帮衬,他们注定被巨变的时代所抛弃,更不可能抓住时机,乘风而起,变成黄金年代真正踩着风口一步登天的幸运儿。

大队长来了又走,他没有达成目的,却留下了满地的鸡毛蒜皮。

这一晚,注定不平静。

人一走,赵圆圆就被亲妈呵斥着让她跪下。

猝不及防的发难,让赵圆圆整个人都有点懵,扔下本就没剥几颗的玉米,起身愤怒地质问凭什么。

“快跪下!!”刘翠芬沉着脸,不顾女儿眼中的受伤委屈,转头讨好地对沉着脸一言不发的老太太解释道:“妈,圆圆还小,只想着学习,哪里懂您的苦心,您别跟她一般计较,实在气不过,就打她一顿出出气,我和国栋半个字的怨言都不会有!”

她也是被女儿刚才突然的话吓了一跳,当即就知道不太妙了,一直熬着等着大队长走远了,才满口苦涩地拽着女儿给婆婆解释道歉,只希望她老人家不要和孩子计较。

更不要收回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