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类和他以前带货的商品存在相似——这甚至不是被质疑数据造假的rebel潮服, 也不至于说最后发展成一个沙雕梗, 被网友用于反驳营销号啊。
乔言看完后, 除了感概拍摄视频的人有才, 心底的疑惑反而愈演愈烈。
他翻到了视频下边的评论区, 试图找到这个整活视频与自己存在关系的证据。
视频评论区里, 有不少网友的想法和乔言类似,都觉得这就是个摆拍整活视频。
[我承认剧本确实很有趣,但能不能不要假装成监控视角摆拍啊……都不知道你们哪来的勇气,用这种明显剧本的视频还假装成监控的。]
——在评论区里, 这条评论被顶到了最上面。
乔言想要略过这条评论去翻找其他可能的线索,但在评论下边的回复里,他看到了一条格外惊人的回复。
[不是摆拍,这是真的。]
短短八个字,立马吸引了乔言的注意力。
乔言展开评论下边的回复内容, 一条一条往下看。
发布评论的当事人明显不相信这个视频是真的, 还觉得回复他的人是在和他开玩笑。
一直到之后有好心网友站出来, 给出来指路和搜索关键词。
[虽然看上去像是假的, 但这真的是真的。这事都冲上热搜了,你直接去看那个带黑蒜两个字的词条, 有官方站出来证明的!]
真的假的啊?
这么假还能是真的啊?
乔言不可置信地看着这条回复,纠结了片刻最后果断选择打开对应app查看热搜。
别说,他还真就在热搜上看到了一个和黑蒜相关的词条——女子躲过歹徒袭击,原因竟是因为一罐黑蒜。
……词条看上去很有震惊体的风格,但只要点进去看一眼对应内容,就能发现这个震惊体居然只是单纯的真实描述。
乔言“啪”地一下点进这个热搜词条,相关博文第一条就是一个官v账号发出来的采访视频里。
视频中,记者最采访了被抓的小偷、遇险的当事人以及警局的警察。
背景里的画面和账号本身的ID,无疑都证明了这个采访视频的可靠度。
视频开头记者采访小偷,对着小偷询问:“黑蒜味道怎么样?”
小偷一脸菜色:“很难吃。”
记者:“为什么难吃还要去吃黑蒜,还吃的这么……疯狂?”
无疑,小偷在视频里的又吐又吃的标签,完全能用疯狂来形容了。
小偷难看的脸色变得更加难看,他的语言在这一刻变得格外贫瘠:“就……就莫名感觉很好吃的样子,然后就凑过去吃了。”
“我以后再也不想吃黑蒜了。”无疑,那个对着黑蒜又吃又吐的几分钟,已经成了他人生至暗的时刻。
而剪辑在小偷说完这句话后,适时放出了当时监控拍到的画面,弹幕纷纷刷“下次一定”。
……就和D站的下次一定一样,网友都觉得,小偷嘴里的“以后不吃”没有半点可信度。
后续镜头转到了记者采访了另一个当事人。
看着年轻女性的脸出现在视频画面中,乔言终于逐渐接受,那个离谱的场景真的发生在现实中的事。
年轻女性作为案件中的另一个当事人,开始回忆当时的经历:“前段时间我关注的up主搞了个抽奖,监控里的黑蒜就是我当时抽奖抽到的黑蒜。”
“因为一直只看视频还没买过,我当时看到中奖信息就想着这个黑蒜会不会好吃,带回家后就立马剥开想要尝一口,没想到我觉得臭的东西,居然还把藏在我家的小偷给引出来了,看他的样子好像还挺喜欢……应该是喜欢的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