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0(7 / 46)

醉卧关山 香草芋圆 135758 字 5天前

不久,先帝把战力最强的铁甲军,从贺风陵手里调走了。似乎调派大将,征伐了关外一个回纥小部落?贺风陵似乎有个漂亮相好在那小部落里……停停停,你们别记。”

说到关外传闻,大长公主也不是特别确定:“ 本宫耳边听人说的,无凭无证,删了删了。“

旁听的萧挽风却斩钉截铁接下道:“有此事。那女子为贺帅生下一双儿女,贺帅为那女子终身未婚。”

室内响起轻轻的吸气声。

为贺帅生下一对儿女的女子,族人却被贺帅亲手创立的铁甲军所铲灭……情何以堪?

难怪会有君臣离心的说法!

“君臣起了猜疑,战事不顺。战事不顺,则猜疑更甚。”

大长公主冷眼望向林相。“林相这番谗言攻心,到最后,还是成功了。”

“林相有何话说?”

林相冷冷道:“大长公主重武将而轻文臣,偏见甚多。”

大长公主笑得止不住,“本宫不是重武而轻文,单纯看不惯心胸狭窄的小人罢了。林相,说说看,贺风陵被你构陷,背上个叛国的大罪名,他可没叛国。”

既未叛国,更未弑君。

虽说龙骨山吃了个大败仗……比打败仗更可怕的,是传出先帝驾崩的消息。京城人心惶惶。

一片混乱当中,林相最先上书,国不可一日无主,请求令选天子。

短短几日后,今上登基。

登基第二日即下圣旨,把贺风陵打为国贼,传令九边诛杀。

大长公主回头问萧挽风,“挽风,你这几年都在朔州。当年的战事多多少少留下点文书记录罢?查得如何?”

萧挽风在桌案上翻了翻,找出两本泛黄的书册。

“行军主簿有记录。”

五年前的三月初十,今上登基,改国号为“奉德元年”。

远在关外的出征大军未收到关内的消息,每日的行军记录,依旧记载着先帝年号:“广业四年”。

广业四年,三月初十。大漠急行军五十里。大军饥渴甚,掘地取水,杀马以食。

……

广业四年,三月十五。龙骨山南麓,伏击突厥,一日双战。死伤两千余人,灭敌五千。

……

广业四年,三月二十八。遭遇伏击。

行军记录断在三月二十八这一天。

早已逝去的不知名的某位行军主簿的记录册在众人面前展开。

干透的褐色鲜血涂满半页纸,“同袍反目,刀兵屠戮,言指贺帅叛国。”

“为何如此!!!”

静悄悄的石室里,呼吸声仿佛都停下了。

被斑斑褐色血迹固定于书册的静止的绝望呐喊,跨越五年时光,充满整个房间。

萧挽风神色不动地把书册往回翻。

由军中不同的两名主簿记录下的行军日志,都停止在广业四年的三月末。

泛黄的旧书页一页页回溯,停在某处。

“诸位看,三月十六日记录。”

“广业四年,三月十六。天子抱病出帐,取御帐小米十升,羊一只,慰问将士。贺帅跪谢领御食,分之诸军。

吾愿圣上安康,愿我大军凯旋。”

两本行军日志,均记录天子赐御食的场景。

三月十六,新天子已在京城登基,先帝御驾却依旧好好地在关外大军护卫当中。

贺风陵随驾,还在策划伏击突厥,意图洗刷龙骨山战败的耻辱。

石室一片寂静。先帝薨于龙骨山的可怕真相呼之欲出。

杜祭酒停笔不敢抄录,把自己缩成个鹌鹑。卢编修硬生生掰断了笔管。

林相面无表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