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还得给弘皙和弘晋挑两个能携手一生的福晋出来呗。只有这样后院才简单了,他俩的后院简单了日子过得顺心了,您那在毓庆宫里的好儿子才能跟着高兴,是这个意思吧。
胤俄起身跪下,憋了半天憋不出谢恩的话。这民间还有老话说‘不做中不做保,不做媒人三代好。’自己得多不招您老人家待见,才把这差事给了我。
“去吧,朕也不催你,你也别着急,慢慢寻摸着便是。”
本来是要招胤俄来问一问年前京城戍卫的安排,这会儿也不问了。儿子嘛也不能得罪得太狠了,把这差事给了他,最近且得多给老十点儿好脸色。
还催,好好意思催。给注定登不上皇位的太子的儿子找福晋,这是什么破事。要是皇上直接下圣旨倒还好了,挑了谁家谁家认命,现在还得挑个能跟侄儿恩爱的。
胤俄从乾清宫出来的时候都气笑了,站在宫门口抬头看看天再低头看看地,想起在乾清宫暖阁里康熙说的那些话,气得原地转了两圈。
老爷子这是真狠啊,知道自己跟老四的关系扯不断,就想了这么个法子把弘皙和弘晋跟自己捆绑在一起。自己给侄儿挑的媳妇,以后两个侄儿府里的事,自己能不管吗?恐怕还得比现在管得更多。
至于太子那边,不是胤俄没一点兄弟情谊。看着康熙这一步一步走的,胤俄本能就觉得太子且还死不了!要不然老爷子不会这么损。
天色渐晚,再生气也没一点办法。只能是赶紧回府跟福晋商量自己接下的烫手山芋怎么办,正好跟这时候进宫来的四爷碰了个正着。
“四哥,怎么这时候进宫了。”
“老七腿上的毛病又犯了,过年的家宴这会子就该定下来了,礼部那些老大人你又不是不知道,滑不留手谁敢这个时候迎上来触霉头。”
胤祐是亲自去了四贝勒府一趟,把过年时能进宫赴宴的宗亲官员单子给了四爷一份。有两个空出来的位置明显就是留给弘皙和弘晋的,这事胤祐去说不是不行,但他还是把这个机会给了四爷。
第134章 第 134 章 胤俄回府的时候,……
胤俄回府的时候, 巴雅尔跟赛音已经吵完了。
结果听乌云说,是巴雅尔去弘暄院子里把撅着屁股埋着脸睡得正香的恩和给抱走了。
沈威那小子的确生来一副骑射练武的好身板,自己常年不在家, 沈娟又要管着镖局,让儿子跟着赛音真就是最好的选择。一来学本事, 二来也能跟府里一直亲近着。
既如此, 恩和自然就该归了自己。那小子从小就能沉得下心来, 让他也去练武倒是可惜了,学些拳脚能自保就行,等大点儿进学读书了, 以后跟着自己去南边做买卖,倒是更好些。
至于走科举入仕的路子,巴雅尔和赛音都有自知之明。想要养出一个读书人来非几代不能成,这可真不是光有银子就能砸出来一个进士状元的事。
南方文风盛,别看每次科举都有寒门学子考中进士, 可真要深究,他们即便家贫但往上三代数一数, 家中肯定还是有读书的根子在的。
再不然便是族里有私塾有读书的风气, 非说一点传承和耳融目染都没有全靠银子堆出来,世上肯定也有这样的人家,但巴雅尔清楚, 自己跟赛音的儿子没那个天分。
“恩和被巴雅尔带走, 弘暄就也跟着坐不住了。说是趁着这几日不下雪, 跟着去城外的温泉庄子住两天,尼楚格一听能出去玩儿,也不管人都走远了,赶紧套了马车追过去了。”
“出去住几天也好, 最近咱俩都抽不开身,这么冷的天老把孩子圈在府里也没意思。”
尼楚格和弘暄身边都随时有侍卫护着,府里的侍卫这几年起码有一半都换成了胤俄从统领衙门里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