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20(12 / 26)

小和卓,眼下看着掀不起来花,但以后谁也说不准。打仗要银子,守江山要银子,想要老百姓过得好,更加得要银子。”

胤禟是真不明白,朝廷只想着怕外来的东西挤兑了本土产业的生存空间,那怎么就没想过把东西给卖出去挤兑别人呢。

开海禁肯定要动一部分人的利益,但再难也难不过去年老四出去杀了个人头滚滚那么难。

再说这一部分人里头大部分还是商人,最是怕死识时务的一批人,摆弄他们连老四都不用,自己就能一把给收拾老实喽。

况且从当年开始禁海至今都多少年了,做生意讲究的就是一个变化万千,别说去年和今年,就是睡一觉起来外边都有可能又是另外一片天了。

就这么一直海禁,期间偶尔几年松一点转头又严苛回来。这不是维护大国威严,这压根就是画地为牢,自己给自己画了个圈(juan)圈养起来,这还成好事了?

康熙看着跪在底下十足一副生意人嘴脸的儿子,心里却明白胤禟干这事自然不可能纯粹为了生意赚钱。

但还是那句话,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五十多的康熙跟当年那个平三番的康熙真的已经不是同一个人了,要他再像胤禟这样一门心思往外奔往前冲,他做不到了。

“回去吧,你这个折子朕留着,老老实实守着你的户部,别想着跟朕打马虎眼。”

胤禟原以为今天这事自己不说被圈禁,至少脑袋上这个贝子的爵位恐怕是要保不住了的,却不想次日九贝子就成了九贝勒。

因为什么宫里没说,外边打听了也打听不着。只有禾嘉高高兴兴送了信去春花那里,让她得空到自己这里来,自己得跟她商量,等胤禟攒船队出海的时候,自己该出多少人多少银子。

康熙这就是明面上不肯改,私心又知道胤禟说的都是对的,犹豫来犹豫去,只能捏着鼻子主动示意儿子想要干嘛自己想办法,他这边两眼一闭装不知道就完了。

要出海,准备工作不是一天两天,禾嘉知道胤禟不会落下自己这边,就安心把这事放在一旁不管了。

肚子里多了个孩子,夏天就越发难熬。手心从早到晚都热得发烫,这大中午的就更加没法出门。

倒是尼楚格不怕热,这个时辰还敢顶着太阳从自己的院子过来找禾嘉,要跟她额娘一起睡午觉。

“乌云姑姑,额娘呢。”天气渐渐热了,寇老先生是上了年纪的人,多少有些受不住。

读书的又都是各府的格格,一个个金娇玉贵的,学东西不假却也用不着夏练三伏冬练三九这么拼命,所以禾嘉早早地就给家塾放了暑假。

整个夏天甭管是去庄子上避暑,还是各自回府跟着府里的女先生学女红学管家,反正不到天气凉快了就不用来上课。

尼楚格本就住在府里,寇老先生回自家歇着去了,潘昉和梅先生却都还在。

被老先生把读书的习惯扎实下来的尼楚格三天不摸书自己就先难受了,不用上课就在自己的院子里看书练字,有什么不懂的去问潘昉和梅先生。

若是还有不明白的,用纸笺写下来派人送去寇家,一老一小都住在京城还真就当起笔友来了。

一本书看入了迷,一天好几次去信也是常有的事,给尼楚格跑腿的那两个小子这几个月月钱都翻了一番,只当是给他们的高温补贴了。

“你额娘在里面呢,外边那么热还不赶紧进来。”禾嘉没好气的戳了从外边进来的闺女一手指头,“这个时辰不睡觉,往我这里跑什么。”

“刚叫人送了信去老师家,等着回信,睡不着。来找额娘,跟额娘一起睡,就睡得着了。”

虚岁五岁的小姑娘,比去年又长高了些。应该是从小肉蛋奶都不缺,又是个恨不得天天要去马场撒欢的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