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的事。
自古至今,但凡能将一门手艺练到登峰造极的人,多多少少都有些特立独行的性格,并被美名其曰大师风范。作为赵地最有名的铸剑大师,徐夫人也不例外,他以藏锋利匕首闻名于世。
和别的名师大家不同,徐夫人不搞饥饿营销,没有什么一年只卖两枚匕首之类的规矩,唯一的门槛就是匕首卖得很贵,只接高端客源,但这个条件问题不大,相反更奠定了他铸剑大师的地位。
毕竟大师的东西都贵,所以大多数有身份地位,不差钱的刺客都来找他买刀剑,甚至就连从前六国还未统一时,好多王室子弟们也找他预定匕首用来杀兄杀弟夺王位。
自从六国被灭后,徐夫人接到的单子一下子就多了起来,大部分是用来刺杀嬴政的,小部分是用来刺杀姜珂,李斯等人的,甚至还有俩楚国刺客想要去刺杀王翦。
结果无一例外,全部失败,别说刺杀皇帝了,连皇帝的头发丝都没碰到。
一个两个没刺杀成功那有可能是刺客自己的原因,但这一波又一波的刺客全都没成功……
徐夫人,是不是该找找你的原因了?
刺客圈里逐渐流传了一句话,大体意思是:徐夫人匕首的刺杀成功率居然是零诶!
虽然徐夫人卖出匕首后直接钱货两清,不售后,不用担心退钱的问题,但这些流言将徐夫人的颜面置于何地?他堂堂一个铸剑大师又怎么能受得了这样的羞辱!?
一定是哪里出现了问题,否则怎么会一次都没成功呢?可到底是哪里出现了问题呢……?
徐夫人绞尽脑汁,思来想去都没有想到答案,于是他便决定去往远方,在山水林泉之间寻找答案。
到底是为什么呢?
带着这个疑问,徐夫人踏上了他的旅程。
别误会,他真的只是出门游历,而不是想自己去刺杀皇帝,他上有老下有小,可还想再多活几年呢。
这次造反,看似声势浩大,实际上雷声大,雨点小,在整个秦朝版图中并没有掀起太大的波澜。
虽然对于朝廷来说,损失不大,但收网之日恰好即将完成秋收,对于那些辛苦忙了了一年,就等着收获完成的家庭来讲几乎可以称得上是毁灭性打击了,这也正是姜珂原本想要将收网的日子定在三个月之后的原因,这样能最大程度地减少黔首们的损失。
因为地势原因,受到波及最严重的就是河东,邯郸这两郡,黔首们看着自己被掠夺走得庄稼,眼泪像是决了堤的洪水,怎么也止不住,他们愁啊,苦啊,哭啊,眼泪都快流干了,但那又能怎么办呢?
在这场动乱中,他们这些身份低微的黔首只能打落了牙齿往肚子里吞咽,好在家里还有一些去年储存下来的粮食,再出去做些活计,赚些钱币,总不会饿死在这个冬天,熬过冬天,等春天到来时就好了。
都到这种地步了,有些黔首居然还能苦中作乐,安慰自己至少官府很快就将这场叛乱给平定了,至少我还没被杀死,至少我和我的孩子们还有可能活过这个冬天。
这哪里是苦中作乐啊,分明就是对现实无奈的妥协。
河东,邯郸两郡黔首唉声叹气,希望官府能按照秦律,今年稍微减免一些租赋,正在他们发愁之际,官府突然下达给了各乡县一个消息,让他们更加绝望。
皇帝病愈,开始巡游,恰好来到河东,邯郸两郡。
众所周知,自古以来无论哪位君王巡游,都是耗费无数财力物力的事情,要征发很多的徭役去修建建筑,道路,城墙,宫殿等,这期间还要花费大量金钱,这样看来,他们今年的租赋肯定不能减少了,让原本就贫穷的他们更加雪上加霜。
苦啊,苦啊,百姓太苦了。
黔首们已经做好了最坏的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