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140(26 / 52)

烦死了,怎么这么忙,这么累呀!

现在六国造反联盟的人都对姜珂特别信任,因为她实在是太能写反诗了,听得众人心里全都热血沸腾,对于攻打咸阳,推翻暴秦这件事信心十足。

就好像是给他们下了debuff似的,每写一首,大家的智商就下降一分。

其实也不能怪六国残党们,因为姜珂写的诗实在是太有感染力了,谁看到都迷糊。

这些诗句包括但不限于著名秦穿文章《过秦论》中的:“于是废先王之道,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乃无道也,山东豪俊,天下英雄,应云集而响应,并起而亡秦族也。”

六国:我们的机会来了,诛暴秦,复分封!

张良:最先提出愚民思想的不是韩国人韩非吗……

姜珂:“秦朝之无道,君臣不协,民怨沸腾,世人无不唾弃,人人则得而诛之……”

六国:我们打着为了黔首,为了黎民的称号,恢复从前的统治,六国故地黔首们还不得争着抢着来加入我们的队伍,特别感谢我们啊!?

张良:不是,各位公子,你们到底是从哪里看到六国故民民怨沸腾的消息啊,野史吗?但凡稍微亲自下基层去调查一下都能发现距离虞县最近的那几个乡里的黔首现在正在欢欢喜喜地期盼着新年的到来,还有不少人在感叹日子真是越过越有盼头了呢。

姜珂是真能瞎编,如果不是张良在咸阳待过,恐怕他就真相信了。

还有,秦朝到底哪里君臣不协了?都不用提姜珂,就说那位蒙毅,和皇帝同乘一辆车,同一宫殿内用膳,就差一起秉烛夜游,抵足而眠了。

不像某些国家,连韩非子这样的人才都仕途失意,得不到重用。

当然,在造反这个赛道一骑绝尘,遥遥领先的刘季也没闲着,振臂一呼,鼓励大家:“诸位兄弟,从前受到的那些苦难自不必说了,从今日起,刘季当与各位勠力同心,共伐暴秦,匡扶天下,共图大业……”

说完之后,刘季伸手用衣袖擦了擦额头,这段话也就说得时候爽一小会儿,随后便害怕地浑身冷汗直流,这次卧底计划实在是太仓促了,他甚至都没来得及在皇帝面前点个卯,露个面,万一真出什么意外,他的身份可就一辈子都洗不清了。

和这些六国贼子不同,他刘季可是好人,是这秦朝中最忠君爱国,最安分守己的良民!

张良:但我看你说这些话的时候语气挺激动的啊。

姜珂实在写了太多反词了,她怕嬴政生气,于是并未厚此薄彼,又给嬴政也写了一封信。

信中是一篇文章,姜珂写这篇文章是用来陈诉衷情的,所以经过一番思索后决定将这篇文章取名为《抒怀表》。

臣姜珂,敢言于陛下:

陛下安否?咸阳一别,许久未见,甚是想念。

臣潜伏在虞县已经有半年多的时间了,这期间成功拿到山东六国的造反名单,并解决了潜伏在暗处的危险,临到任务即将完成时,臣却颇有些近乡情怯之感。

潜伏的这段日子里,为了鼓动余孽更好完成任务,臣说了很多大逆不道的话,也写了很多罪大恶极的诗,此言并非我所愿,都和臣的真实想法相反,只是迫于形势,不得不说的。但一想到冒犯了您这样英明仁慈的帝王,臣行坐不安,痛苦至极,郁郁累累,形销骨立,此珂所以仰天锥心而泣血,所以负剑而长叹者也。

臣是个见识浅薄,孤陋寡闻的人,但也知道代马依北风,狐死必首丘的故事,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而代地的良马又总是怀念北边吹来的风。人心总是眷恋故土,臣亦是如此。

请您记住这几个名字,刘季,张良,张辞,图南,李左车,他们都是愿意深入虎穴的勇士。臣对您的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