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04(14 / 36)

好不容易安抚好炸毛的男人,眼下只能暂时先委屈委屈公主和书呆子,在广州府都逗留些时日,她则牵着四爷的手,一道踏上了归京的楼船。

在回京的路途中,四爷下旨让来大清的洋鬼子到十三行商馆内的天主教堂学习汉语,学成后可到宫廷供职。

在得到进京旨令之前,十三行就是洋人休整学习的场所。

十三行逐渐开始为大清引进西洋人才,成为大清和西洋沟通交流的桥梁和纽带。

西洋的医生和大清的医者们能不受约束,交流切磋医术,互通有无。

四爷对鸦.片政策更是严苛,他下旨言明,贩卖毒.品者,严惩不贷,且严格区分药用鸦.片与毒.品鸦.片烟,毒.品严禁,药用则不干涉。

四爷还亲自挑选了一些有才能的传教士,带回宫中研制外国仪器和烧造材料。

可四爷在决定解除禁海令上,却依旧在苦苦挣扎。

毕竟开放禁海违反祖宗的规矩,许多顽固派始终觉得闭关锁国,能避免西方那些荒谬的君权神授思想荼毒。

这日,四爷正因为内阁半数王公重臣反对开海而喝闷酒,年若薇扶着肚子来到了四爷身侧。

“爷,洋人的东西未必都无所长,我们不如师夷长技以制夷,您瞧瞧暹罗国的便宜大米源源不断的入了大清,解决了粮荒,还有南洋的香料,西洋的精巧小玩意,这些谁不喜欢啊。”

“爷若开了海,可令出海谋生的大清子民留意着列国的发展动态,咱掐尖他们最好的东西和技术,大清在列国的子民,都将会是爷的眼睛,爷足不出大清过境,就能俯瞰诸国风云。”

“臣妾建议爷可下旨,凡出海谋生的大清子民,若能带回最为先进的技术和机器,被朝廷认可并大力推广,则赐红顶戴,赏金万两。”

“可。”胤禛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及经受各方压力之后,终于还是下定决心开洋。

“薇儿,你不必花样巧语撺掇爷开海,旁的都好说,洋人的传教士必须封杀在过境之外。”

“西洋的君权神授!简直荒谬绝伦!”

年若薇见好就收,赶忙附和道:“就是就是,咱大清的天下,都是老祖宗风刀雨雪的从马背上一寸寸山河打下来的!岂会求神拜佛呢!”

“朕可开通沿海州府口岸,但大清官员不得参与对外贸易,用十三行代理内外贸易,十三行归当地府衙管辖,采用以官制商,以商制夷的行商制度。”

“爷,臣妾替沿海的大清子民感谢万岁爷隆恩。”

雍正二年十月三十,楼船停靠在了京南的运河渡口,这日恰逢四爷生辰。

“爷,今儿我陪你去南锣鼓巷逛逛,然后我们在潜邸里住一晚,明儿再回紫禁城可好?”

“都依你。”胤禛亲自搀扶肚大如箩的年氏入了马车内。

下个月中,年若薇即将临盆,此时她动作有些笨拙的坐在了四爷的怀里。

“爷可想好小公主的名讳?”

四爷嗯了一声,捉笔在宣纸上笔走龙蛇落下两个字:宸熹。

“啊?宸乃帝王紫薇星的象征,素来有皇位的代称,这个字会不会太贵重了?”

“他是朕唯一的公主,有何不可?除了皇位不能给她,朕愿以天下娇养朕的掌上明珠!”

“再赐固伦封号。”

“固伦宸熹公主”年若薇感动的喃喃道。

此时苏培盛在马车外小声提醒到南锣鼓巷了。

年若薇眼泪盈盈,感动的在四爷脸颊落下一吻。

胤禛并不敢回吻,只因年氏临盆在即,他怕忍不住,只能压抑的忍着。

二人相偕下了马车,年若薇有些馋那些小吃零嘴儿了,忙不迭来到蓑衣胡同拐角里卖豌豆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