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0(15 / 49)

素之很是唏嘘。

“这也不是他们小气,工部自个儿能有多少钱?”王映霜叹气,说,“都是户部那边卡着吧。”

“户部尚书和吏部尚书都是圣人自个儿的人,其中没有魏王、晋王的手笔,只能说明国库是真的穷。”高素之说。天底下的钱在哪里?除了少府,那就是在王公贵族的家里了,藏富于巨户呢。

一百多年的战乱消耗的人力、物力不可胜计,前朝也有稳定时候,可战争一兴起,那些钱就像是开闸的水,哗啦啦就流光了。先帝之时,天下渐定,南朝的皇宫中多奢靡之物,可得用来赏赐功臣啊,再加上自己藏点,剩给国库就不多了。

高素之的齐王府是巨户之一,可就算是她也做不到靠一家之财推动整个社会运行。她需要高满的钱,更需要吴王那一系行商时候用的人脉,得让钱滚动起来,让更多的人卷入其中。在长安做个示范,而在各道州府,是要靠那些人去做的。

十月中旬。

二崔携家带口抵达长安城中,他们一来,便向宫中上表,面见了帝后之后,又去齐王府、魏王府以及崔家拜访,礼数很是周全。他们在长安有宅邸,可没去住,反而在崇仁坊买下新的宅邸,与齐王府比邻而居。

起先高望之还没看明白,但在二崔与齐王府热络起来后,他总算是明白过来,这两人就是为了高素之来的!

“舅舅,齐王府中的谋士,是不是就是他们?”高望之蓦地想到这种可能,在见到了崔闳的时候没忍住出声询问。那两位算起来也是他的舅父,可常年没在长安中呢,高望之哪能熟悉?他过去也没听崔闳提及这两人的名号。

“极有可能。”崔闳沉声道。

老四崔阊走南闯北,四处游历,结识一些狐朋狗友,给齐王府送点长安没有的东西很有可能。

至于崔闼,他这庶弟一直跟崔阊要好,唯崔阊马首是瞻,大概也是跟着崔阊来的。

“可他们为什么看重齐王府呢?”高望之百思不得其解,要谋取前途的话,不该来找他吗?

崔闳哼笑一声,说:“崔阊性情古怪,瞧不起文学之士,可能就是看重了齐王的疯症吧。”

说到“疯症”,他有些遗憾。消息已经传到齐王府,却不见齐王有所动作,大概是被人劝下来了。他跟皇后都不追究,难道要他去兴起旧事吗?这么一来,找不出结果就算了,可能还会被圣人厌烦,被扣上一定栽赃嫁祸的帽子。

高望之沉吟片刻,问崔闳:“可以拉拢他们吗?”都是崔家出来的,是皇后的亲人,齐王跟他不是一样的吗?甚至他比齐王更有优势。

崔闳深深地望着高望之,眉头深锁,神色拢入阴影里。

他问:“崔阊豪迈不受节制,如果他羞辱大王府中文士,大王准备怎么处理?”

第54章

这并非崔闳杞人忧天之语。魏王府中曾经发生过类似的事情,那些文人清高自负,和府上的幕僚起了冲突直接扬长而去。要知道文人的笔令人喜欢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烦恼,得罪人的是幕僚,最后毁的还是魏王高望之的名声。

在高望之看来一些芝麻小事被放大,可他为了笼络文人的心,不得不对忠心耿耿的部下作出处理。

崔闳觑见高望之变色,又再接再厉,说:“崔阊曾放言以儒冠为溺壶,府上谁能忍受这般羞辱呢?”他朝着高望之叉手一拜,郑重道,“若有堪用之人,某必定会为大王引荐,可二崔实在不可。”

高望之一听崔闳这么说,立马打消了念头。也是,来京的二崔一个是舅舅的亲兄弟,一个是堂兄弟,并非是隔得极远的旁支。舅舅不引荐怕是也是为了自己好。

“一些奇技淫巧而已,大王不必放在心中。”崔闳笑了笑,又说,“各州府的举子陆续来京,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