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0(23 / 49)

重生养夫郎 岛里天下 147507 字 7天前

两个识字会算数的都来了城里, 本是想把铁男教出来管账, 奈何火候还不到。

祁北南也便只有麻烦些, 隔上半个月或是一个月便理一回账。

他把萧护记的几笔账给理清楚以后, 把前头的账也翻看了一遍。

自打前两年萧元宝心算也能出账后,他就没在过问过, 全权由他给家里人发放月钱,采买家用。

祁北南通览下来, 都没有不清不楚的烂账。

家里三个亲人,彼此都信重, 有了账本以后开诚布公, 大的进项都在这上头。

不过一些零散的小进账没录,毕竟谁都得有些私房钱。

祁北南取了算盘打了打, 家里账上现在还有一百三十贯钱。

前两年除却收买了五亩贫薄的地外,没甚么旁的大开销,也便攒了些银钱下来。

原本当有三百多贯的,买城里这处宅子去了两百贯。

不过今年秋收的进项还不曾算进来,除却地里的粮食外,庄子上养的鸡、鸭子、兔子都已经肥壮了。

去年下半年的猪也能卖出四头,羊两头。

趁着秋月里头忙过了,秋高气爽办事的人家多,将这些牲口家禽卖了。

祁北南草算了一番,约莫能有一百贯的进项。

另外,田垦育出来的香蕈这才问世不久,已然有七八户城里的人家给定下了,与这些人家送去,都没多余的拿到市场上去叫卖。

香蕈历来是有价无市,一斤能卖上七八十个钱,晒干的香蕈更是过了百文。

为此城中专门在他们庄子上买菜吃的大户人家,见了有香蕈,明知价格贵,却也都上十斤的定了要。

原因无他,香蕈难得。

自买来吃个新鲜,包进礼盒中送人,亦是很拿得出手的礼。

昨日来家里吃酒的同窗,他也一人包了些让他们带回去吃。

光是现有的买客已有些供不应求,更别说是光开门路了。

待着人宣人,彼时要买香蕈的人会更多。

但田恳虽得了育菇的要领,可毕竟是头年,到底未曾育下太多。

待着卖个两三茬,过了适宜生香蕈的时节,也便只有到下一个时节了。

为此等与了定下的人家后,第二茬的生起来,势必要涨价。

待着明年提前多育下些,再行把价给降下去。

今年多出这一进项,田垦功不可没。

先前小宝同他说如何赏田垦,祁北南也还真认真的备了赏。

钱银上自是不能少的,给了田恳十贯。

外在他从同窗、夫子、书坊上一一问询,搜集了四本关于农桑耕种的书籍,一并给了他。

书本历来都是珍贵的东西,与昔年他初到村子上,同赵里正求助时一样。

一个村里正尚且不好弄得好书本,更底层些的百姓自是不必说了。

祁北南搜罗来的农书,也是凭的人脉门路。

不是有一点半点银钱能买到的。

他与了田恳,便是眼下用处许还不大,但好好收在身边,将来把字识得更多了,能通读书时,方显出其作用来。

祁北南算完账,靠在了椅背上。

他望着窗外馥郁的桂花,一簇簇开得繁盛。

心中想账上的银钱却伶仃,这些银钱与寻常人家来说已然不是小数目,可远还不够做大事。

根基薄的人户,要想靠着一代人的上进就翻身起来,属实是格外的艰辛。

这一路走到今日,村上的庄子,田地,再到今日县里的宅子,哪样不是咬着牙关,办一件就将家底几乎是掏空才成的事。

不过好在这几年还算顺遂,未曾有甚么大波折,否则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