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太后而言好东西太常见,千金难买她开心。

第二轮投壶则是改变了壶口的形状,这个环节李竹茹参考了一群孩子的意见,这就导致壶口的形状跨度十分大,花草鸟兽应有尽有。经过李竹茹的可爱化,做出来的壶居然吸引了一批喜欢的人。

第三轮则是互为阵营组团进行,光是组队抢人这一环节就足够精彩,一群孩子凑到李竹茹身边,惊叹地望着和在他们面前截然不同的娘亲,小嘴巴微微张开,没有办法遮掩自己的惊叹。

周承烁:“母后投壶居然如此厉害,我都不知道。”

李竹茹笑道:“皇后娘娘当初可是京城有名的贵女,太子不知道的东西很多,想必也不知道皇后娘娘当年的马术其实也很好。”

当年周泓安和王皇后成婚称不上有感情,更多的是利益同盟,但当年能选择的人也不唯一。

李竹茹和周泓安可是见过一次王皇后少女时期骑马的飒爽模样,后来周泓安便在几个人选中选了王皇后,她就知道他的选择和那一面多多少少有关系。

周承烁显然不知道,小脸上都是惊奇,毕竟在他眼里母后一直都是端庄温柔的,没有想到还有这样的一面。

周冉炵拉住李竹茹的衣裳,“姑姑,我母妃呢?”

“荣妃娘娘进宫的时候奴婢早就到江南了,当年和诸位娘娘相处的时间不多,也就只有早进宫的皇后娘娘、贤妃娘娘还有静妃娘娘见过面,但当初奴婢也不是和后宫打交道,相知甚少,都是口口相传中窥得诸位娘娘的一点风采。”

周冉炵有些可惜,“唉,原来姑姑出宫前母妃还没进宫啊。”

周令炴听见静妃的名号眉眼一动,看向李竹茹时还没说话就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静妃娘娘现在和以前差不多,但奴婢仿佛记得当年静妃娘娘当年还挺爱调香,这么多年过去,也不知道是否还喜欢。”

李竹茹和几个孩子说话的间隙,组队投壶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有事业心爆棚的,也有早早出局看热闹的。

李竹茹望着被“淘汰”后依旧乐呵的宁王妃,只觉得周灼齐其实想足了宁王妃,心胸都很宽怀,也都喜欢看热闹。

别样的投壶结束后,诸位女眷也有些劳累,无论是投壶还是附带的“惩罚”,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动脑又费体力。

李竹茹适时地进行下一个让她们能安安心心观赏的环节真人戏剧。

一群女眷落座后发现小桌上的食物已经被换了一批,都是小份的冷食,很方便她们直接食用,不用担心弄脏手。

太后瞧着没有装扮,或者说就是普通人装扮的戏子上场,让李竹茹在她身边为她讲解。

李竹茹缓缓道来,“奴婢想着这段时日并没有上什么新的戏折子,便斗胆另辟蹊径设计了一出戏目,想要以新奇来讨太后和诸位娘娘们欢喜。这出戏主要就是演的百姓家长里短,几个小片段也有些夸张,还得事先请太后恕罪。”

李竹茹自然不敢把粗话和俚语搬到这群人眼前,但某些经过她干预的夸张搞笑情节可能在这些人眼里还是粗俗,虽然她觉得挺招笑的。

太后听了更有趣了,“哀家哪里就会治你的罪呢,放心,绝对不会。”

等到正式上演,一群人算是明白李竹茹的真实意思。

过分夸张滑稽的表演,让一群人是想笑但又憋着,毕竟以往看戏笑容也是得体的,但这出戏却让人有开怀大笑的冲动。

但于当下而言,若是戏班子演出时笑成这样有嘲笑的嫌疑,是一种不礼貌的表现,这就导致女眷们都憋着,嘴边的帕子就没下去过。

李竹茹正在暗恼自己错落了这个细节,没想到一群孩子给她解了围,他们可没那么多顾忌,笑声好似此起彼伏的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