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20(8 / 55)

“她无心做太后。”

谢倾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薛长临打断,薛长临继续说道:“她跟着来京城,只是因为那俩孩子。”

“再者,你就不好奇那东西,朕从何处拿回来的吗?”

谢倾的心头咯噔一下,满眼的不可置信。

薛长临瞧着他这样子开怀大笑,起身拍了拍谢倾的肩膀:“谢卿,她虽不是朕的亲娘,但她是朕,是大康的福星。”

薛长临已经笑着走过了隔间门,谢倾瞧着薛长临的背影,神色复杂。

他跟着薛长临多年,自诩很了解薛长临。

他看似平和,但杀伐果断,在某些事情上看似疯狂,但都是背后筹谋已久,他这个人向来智,从不行荒唐之事。

可刚才他给姜璃的那圣旨,上面写的每一个字都极其荒唐。

谢倾联想着薛长临和姜璃的年纪,顿时心弦紧绷。

他可不希望自己千挑万选选中的君王身上被染上这样的污点。

正月二十九,天晴。

辰时已过,太监们捧着圣旨抬着赏赐纷纷出了宫门,前往薛家的各个府邸。

薛家大爷爷被封为端王,薛家二爷爷被封为燕王,薛家三爷爷是瑾王,薛家四爷爷为荣王。

薛成文被封为瑞王,薛成平为瑄王。

姜璃为太后,薛满为康王,阿宁是平康公主。

兄妹俩的封号里面带了国号,可见薛长临对他们俩的重视和偏爱。

大家接了圣旨和赏赐,几家人都是欢天喜地。

按说亲王之位世袭罔替,但薛长临没有在圣旨里面写,整个家族中无人读书习武,建功立业,薛长临希望的是下一辈的年轻人当中,选出能者袭爵,这样整个家族才会有长远的未来。

活着的人册封了,已故的也得追封。

薛成举和罗氏分别被追封为德贤皇帝和圣德皇后,祖父母分别追封为太玄皇帝和静皇后,太祖父母为圣祖光帝和懿慈皇后。

按说这种时候追封的大多数就追封两代人就可以了,但因为薛大爷爷这一代人都还活着,所以再往上追封了一代人。

分封这些事情处完,薛长临安排礼部的官员着手上玉蝶之事。

这一上午,宫内宫外都甚是热闹。

贵妃早早就吩咐小厨房中午吃锅子,准备好肉和菜。

临近午食时辰,派了宫人去喊姜璃。

姜璃带着兄妹俩前往贵妃的永和宫。

由于薛长临说要去,贵妃也派人去喊了一声,薛长临忙得焦头烂额,恍然想起昨晚自己答应的事,他抬眸看着坐在下手案几前的谢倾。

谢倾一边写着东西一边说道:“陛下既答应了贵妃娘娘,那便去吧,臣也回家一趟。”

看着奋笔疾书的谢倾,薛长临喊来了谭舟吩咐道:“你去和贵妃说一声,朕忙着就不去了,再和皇后也说一声,她若想吃就去,不想吃便不去。”

谭舟领命匆匆离去。

贵妃听到谭舟带来的话,笑了一声:“昨晚说的时候本宫就知晓他来不了。”

话落问谭舟:“陛下传膳了吗?”

谭舟回道:“还没。”

贵妃道:“不然你端一锅过去给他?”

谭舟:“回娘娘,这锅子还是娘娘和陛下一起*吃着有意思,就陛下一人时,他不喜。”

贵妃无奈的叹了口气:“那便罢了。”

最终薛长临和皇后都没来,就姜璃带着薛满和阿宁过去了。

姜璃到时,铜锅正在火炉上翻滚,红艳艳的辣椒随着沸水翻滚着,姜璃她们一踏进永和宫便被呛得喷嚏连连。

小米椒也不过如此啊,怎么呛成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