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100(18 / 42)

以后的事情了。

江南那边仍旧乱着,而京城这边的情况已经稳定了下来,樊川派了将领去江南平乱,播给了那将领四万士兵,其余的只能让将领们在路途上自己招募了,毕竟为了稳定京城的局势,那四万樊家军是不能动的。

而此时的潘阳城里面也是人心惶惶的,学子们聚在茶楼里探讨着京城的事情。

“你们听说了吗?现在已经改朝换代了,国号改成大昭了。”

“听说了,说是周氏那些人兄弟阋墙,周孝还杀了他爹,镇北军大元帅樊川前去勤王,剿灭了那些叛军,已经做了皇帝。”

“樊元帅啊?那要是她做皇帝好像也不错,马上天子,有她的樊家军在,我看江南的叛乱用不了多久就能平定。”

“我觉得也是,而且我听说樊元帅没怎么动那些大周的旧臣,她还是挺念旧的,说不定是个明君。”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好处你们都没说。”

“什么好处,你倒是快说啊。”

“新朝建立肯定会开恩科取试,咱们的机会来了,不多说了诸位,我先回书院温习了。”

“我去,对啊,那还聊什么天?赶紧回去复习吧!”

学子们一个个从茶楼中涌出,这些善于观察形势的学子已经开始了复习,不过有些人却是不以为意。

陈舟这会儿正坐在书房中,见苏二回来了,忙问道:“打听清楚了吗?到底是怎么回事?”

“打听清楚了,大周已经灭亡了,现在已经改国号为大昭了,以前樊家军的元帅樊川当了女帝。”苏二忙说道。

“樊川?我怎么记得这个樊川曾经和陆子衿家有亲,不过已经断了很多年了。”陈舟怎么说和陆府也是远房表亲,因此对这些事情多少还是知道一点的。

“确实,大昭的新帝就是那个樊家军的元帅樊川,少爷,咱们之前和陆府结了梁子,这可怎么办啊?”苏二忙道。

陈舟倒是不怎么在意,“陆子衿和人家不是也没有往来吗?她现在上赶着贴上去,那女帝也不一定高兴,不用在意,只要潘阳城好好的就没事,谁做皇帝对咱们来说没什么区别。”

“是,是,还是少爷您高瞻远瞩。”苏二忙拍马屁道。

又是两个月过去,去江南评定匪乱的将领很快就带兵清缴了叛军,倒不是樊家军有多神,主要还是大周其余地方的军队都太废了,大周积贫积弱已久,而且官僚体系臃肿,国家对于军事根本不上心,以至于很多地方军队里的士兵,甚至连杀鸡都不敢,更别说是上阵杀敌了。

而江南那边的匪乱也多是流民盗贼横行,百姓们得知换了皇帝,且樊川派去的将领带了足够的银子,从周边买粮赈灾,不少的百姓都立马投降,毕竟能有好日子过,谁也不愿意每日打打杀杀。

只不过有些纯坏的山匪,也都被樊川派去的将领尽数斩杀了,江南很快便安定了下来。

被派出去的将领并没有急着回京,而是沿途将所有大昭境内的乱军都清缴了一遍,算是稳定住了局势。

于此同时,京城里的商人、百姓已经开始正常的开门营业了,新的铜钱还在锻造中,因此民间现在多用碎银子来交易,只不过因为之前京城被围困了数月,即便是现在已经解封了,但粮食的价格还是飞涨。

原本一斗米的价格是六十五文左右,现在已经翻倍了,京城中一斗米已经卖到了一百四十文的高价,尽管朝廷已经在尽力调控粮价了,但是米面这些东西从其他省份运送过来也要花费不少的时间,因此米面的价格依旧昂贵,没办法,朝廷只能在京中设立了几处粥棚,这样那些吃不饱饭的百姓也不至于饿死。

魏岚这日带着奚夜和十几名护卫出了宫,帮着樊川巡视一下京城周围的情况,顺便看看普通老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