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0(6 / 35)

着她晃荡了一圈见她面露失望,便道:“你看,外头雨停了。”

夏川萂来到庭院里,果然,雨已经停了。

夏川萂:“唉,春雨就这样,下不长的。”

砗磲也道:“就下这么一点,挖地都不够,修渠的苦力们要吃苦了。”

郭继业今日出去就是去勘探河渠去了,以前椒山不属于郭氏,属于郭氏地界的河流、水井和水渠自然不能流向椒山,现在椒山也成了郭氏的一部分了,一些截断的河流和荒废的水渠自然要重新挖开,让椒山这边也能方便用水。

同样的,原先椒山的水流也可以改改道,流向原先郭氏的土地。

农耕时代,水就是生命,有水灌溉,庄稼才能丰收。

所以,春耕前的第一个大事,就是疏通水利。

而搞水利工程,最耗的就是人力,如果有雨水滋润了土地,那坚硬的土地挖起来要轻松很多,如今只淅淅沥沥的下了一早上的细雨,也就只能打湿地皮,再深入的就不能了。

夏川萂在庭院的泥地上跺跺脚,或许是这庭院的地是夯实过的原因,这泥地积了一些小小的水洼,脚踩上去却是坚硬的很。

夏川萂正要和砗磲回后院呢,徒四托着一个浅箩筐进来了。

徒四看见夏川萂,露出大大的笑脸,呵呵道:“哟,小姑奶奶,怎的来前头玩了?”

夏川萂昂着头故作傲慢道:“要你管!”

徒四嘿嘿笑着将手里的箩筐拿给她看,道:“您瞧,这是什么?”

夏川萂瞥了一眼,眼睛就定在上面不动了。

她上前仔细看了看,又嗅了嗅,拿手指头捻了捻,疑惑道:“这是豆皮?”

徒四:“豆皮?您管豆浆里捞出来的头层干皮叫豆皮?倒也贴切。”

夏川萂见这箩筐里摆了足足有十二条糯在一起的豆皮,似是刚从锅里捞出来不久,不由道:“你这是打算把它们平摊在箩筐里晾晒?为什么不搭个架子给架起来晾呢?”

徒四眼睛一亮,道:“这法子好,之前弄的时候就是这样平摊着晾的,还得费心翻弄,麻烦的很,拿跟棍子架起来,四面受风,也不用翻弄,白放着就能晾干了。”

此时夏川萂看徒四也没那么不顺眼了,这是个外粗内细擅于观察勇于尝试的大厨啊,你看,豆皮人家自己就弄出来了,压根不需要某人去苏。

夏川萂也不去后院找郑娘子她们了,她跟着徒四去了庖厨,这回徒四没拦着不让她进去了。

这邬堡的庖厨也是夯土建筑,正经不大,但自从郭氏来了之后,又在周围搭了一些窝棚,开辟了几个小仓库,在远处乍一看,倒显出这庖厨的气势来了。

庖厨的小工们见到徒四和夏川萂、砗磲过来,都过来行礼打招呼。

其中两个汉子一人手里拎着一个大号藤筐,徒四问道:“筐里有什么?”

一个汉子道:“从地窖里新取出来的,一筐枣子,一筐老姜。”

徒四去到装着老姜的藤筐面前翻看,叹道:“没存放好,不是沤了,就是干了,可惜了。”

夏川萂也跟过来,道:“给我看看?”

那拎着藤筐的汉子放下藤筐,好方便夏川萂看。

夏川萂见这新取出来的老姜身上还带着沙土,就像徒四说的,有些沤了,甚至是烂了,有些地方就干瘪了,还有的则是生出了嫩芽,同一筐的老姜倒是坏的五花八门的。

夏川萂问徒四道:“您打算怎么处理这些浆?”

徒四有些苦恼,道:“得赶快吃掉,要不然一天比一天更坏,多坏一些咱家心疼。”

但这样一筐老姜全部吃掉他更心疼,这可是一大藤筐的老姜啊,得有二十来斤,拿到外头能换不少细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