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能量波動探入她精神閾,本體晶突然劇烈震動一下,而後切斷侵入的能量。
陳歲腦海傳來陣痛,手上下意識將機甲碎片甩開,看著上面的紅色銹跡,眸中閃過一抹驚訝。
能量有種熟悉感,陳歲總覺得在哪裡見過,她想不起來,推測也許是和自己丟失的記憶有關。
但最令她感到奇怪的是,這種材料竟然能夠觸發能量攻擊。
目前星際已知的對戰能量體方式,就是覺醒本體晶和召喚體,因為兩者同屬於能量體系。
其他的金屬攻擊和熱武器,以及能源武器,都無法儲存能量因子,只能通過精神體操控能量,達到一種『附魔』效果,或通過能源轟擊,造成類似削減或增強能量因子的效果。
而現在,陳歲發現這種材料,竟然是觸發釋放能量攻擊。
是本身能夠產生能量因子,還是能夠儲存能量風暴呢?
她腦海中思索著。
這下有些難辦了。
目前星際存在的和能量有關的武器,一種是用能源做出的能源炮,能源和分析師的能量一樣,都可以用於吸引能量體的注意,引起能量體進食慾望,另一種就是能源金屬,用來削弱或增強能量風暴,並且對機甲產生物理影響,但本質上都無法觸發能量攻擊。
能夠觸發能量因子的,只有能量場內的能量體,已經是星際公認的共識。
陳歲看著機甲上貼附著的紅銹,突然覺得自己似乎發現了不得了的東西。
如果一種材料能夠攜帶能量因子,達到類似精神體攻擊的效果。
那麼,對於駕駛機甲的未覺醒者而言,將能夠通過這種材料,做到對能量體的有效攻擊,無懼再生影響。
這無疑是改革性的發現。
但現在的一個重要的問題是,她對這種材料仍然一無所知,且沒意義確切證據。
僅憑機甲上的附著,是無法有力的證明她的猜測的。
另外,因為紅銹的棘手,導致陳歲在設計機甲的第一步,就陷入了僵局。
她將機甲廢料全部拿出來檢查了一遍,幾乎所有廢料上都有紅銹的痕跡,看上去像一種特別的金屬。
紅銹的問題放置一邊,陳歲用維修室的機器對機甲廢料進行了數值檢測,隨後轉頭搭建起機甲骨架。
定制個性機甲的一個特點,就是完美貼合駕駛者。
她的精神力觸鬚和材料元件形成完美的融合。
她的機甲曾經是用精神力一點點打磨出來的,不會再有比這一架機甲更加契合她精神力的存在了。
隨著機甲骨架的地基搭好,她隱約覺得自己和初見雛形的機甲,有了一抹心靈上的感應。
做到這一步,陳歲才從材料的包圍中站起來,走下機器操作台,活動著自己有些僵硬的手腕和脖子。
機甲廢料的掃瞄檢測結果報告出示。
未知數值太多,陳歲看得眉頭緊鎖。
她手指試探性地觸摸在紅銹上,感受著能量再一次被觸動,朝著她的方向突襲而來,陳歲周圍的綠光一閃,本體晶釋放能量完全壓制住它,紅銹中的能量因子四散,宛如被摀住的煙花,悶聲炸了幾下。
看著材料被能量鎮壓,陳歲腦子裡閃過一個大膽的想法。
既然無法讓紅銹徹底剝離出去,那麼是否能一起融掉?
她有了想法,強大的行動力很快付諸實踐。
在機甲廢料中找到一塊紅銹成分較少的碎片,陳歲啟動維修室中的材料處理裝置。
為了保證本體晶中的能量鎮壓,陳歲還通過自己的校內人脈,搞來了一個小型的能量模擬裝置。
準備好一切,她開始打磨機甲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