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去草丛里找药吃吗?”
她点点头。
她小时候抓不到鱼,吃不到肉,就吃各种野草和树叶。
小时候她还容易生病,有时会肚子痛,痛得满地打滚;有时鼻子会塞住,嗅不到气味,还会不停地打喷嚏;有时是全身发烫,口干舌燥,整个身子泡在潭水中也不管用……
她看到过森林里其他动物生病时,会去吃某种草叶子,她也去摘了吃,吃下去果然好受些,她就记住了那些叶子的模样。
长大后,总算没那么容易生病了,她也学会了捕食各种动物,血淋淋的生肉很鲜很嫩,但味道不太好闻,嚼起来也费劲。
她还是更喜欢熟肉的香味,尤其是加了蜂蜜的。
她的胃能消化各种植物,但人类似乎比她脆弱,有些植物她吃了没事,人类吃下去却会腹痛。
她看到云溪和小时候的她一样,喜欢摘各种叶子回来吃,也不好替人分辨,只好守在人身边,看人不舒服了,就去采一些草药回来,喂给人吃。
云溪的食谱在不停地拓宽,来到这座岛后,她发现了类似紫苏叶的植物,但这种植物,嚼在嘴中,沧月觉得有股臭屁虫的味道,很不喜欢吃。
人类世界中,云溪吃东北烤肉或韩国烤肉时,会用紫苏叶包肉吃。
她也谈不上多喜欢吃,她只是在想念人类世界时,会找一些熟悉的东西吃。
云溪也养成了出门随身携带火折子的习惯。
现在,她们出门,打开火折子,吹一吹,找
到干燥的引燃物,就可以随时随地生起火来,生火的弓弦成了沧月的玩具。
云溪淘汰了弓弦钻木取火的技术,除了火折子和打火石,她在实践中,发现另一种摩擦生火的技术——找到一根手臂粗的干燥树枝,劈开,劈出一条缝隙,塞上干燥的火绒,然后在树枝上缠绕一根藤条或草绳,双脚踩紧树干,弯腰,双手抓住藤条的两端,迅速地左右抽动,使之摩擦发热,点燃火绒。
原理还是摩擦产热,只不过改动了产生摩擦力的方式。
她觉得自己还是需要掌握生火的技术,万一某天找不到火石,火折子也熄灭了,丛林中,树枝、藤条、绒草是比较常见的东西,没有功夫做弓弦的情况下,这种方式,能较快地生起火来。
云溪和沧月各背着一个草篓,已是深秋,丛林中很难看到野果,除了常青树还是郁郁葱葱外,其他树木,要么一片枯黄,要么变得光秃秃。
海鸟向南迁徙,岛上的昆虫们也开始寻找洞穴蛰伏起来,等到来年惊蛰时分,再倾巢而出。
这座岛太小,以往云溪每次跟着沧月去巡岛,都会遇见那条巨大的千足虫,步入深秋以后,云溪再没见过那只虫子。
她很欣慰。
岛上的气候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白日的阳光依旧温暖,可行走在丛林中时,已经能感受到空气中丝丝的寒意,行走在海边时,可以感觉到海风变得更强劲。
从海滩上看,面前都是湛蓝的海水,看不到沧月说的其他的岛屿。
云溪让沧月背着自己,向岛上最高的那座山爬去。
爬到半山腰,她们发现了一个熊洞。
沧月驻足聆听,耳朵转了转,听见了熊的呼吸声。
她放下云溪,游走过去,打开火折子,在山洞口点起火来,打算烟熏里头冬眠的熊瞎子。
刚点起火,她就重新背起云溪,往山坡上爬去。
山洞里的熊嗅到了烟味,被惊醒,爬到洞口,看到洞口的那团火焰,它惊恐地缩在洞穴中,眼看火势渐大,它冲了出来,不停地用熊掌拍打那一撮火苗,扑灭后,它站立起来,发出狂暴的怒吼声。
整个森林都似乎回荡着熊的怒吼声,云溪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