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140(7 / 34)

小良笑眯眯的打招呼。

几个月过去了,谢真雅从当初刚到长安那苍白的小脸,现如今已经是气色红润。

马朗跟马小良提起过,有些担心谢真雅。

自从生下了老三,总觉得媳妇多少有点不大对劲。

马小良思考回忆了一下,好像上辈子听说过,生完孩子,有些会产后抑郁。

不然马朗这么疼媳妇的人,怎么可能那个媳妇跟着一起受苦呢。

出来工作繁忙一些,总比没了媳妇强吧。

这点,马朗还是分的清楚的。

马小良带的吃食够多,一家人坐下来,在边上的小桌子上,凑合的吃上一顿。

谢真雅笑着给自家幼崽夹菜,而马朗则是给谢真雅盛汤。

马小良感觉有点饱了,这狗粮吃的,哪里还吃得下饭。

也就是几个小的,早已经习惯了一切。

吃的那叫一个欢实,丝毫不被他们的父母影响。

大概影响胃口的,唯有马小良一人。

实惨!

看不下去了,带着侄儿们圆润的滚蛋!

马朗无声的笑了笑,吃剩下的饭盒等晚上回去的时候,就给带回去了。

在长安城里,相对还是安全的。

不存在一些小偷小摸的行为,因为一旦被发现了,很容易被守城的守备军发现,然后带走。

偷的数量少的,大概就是去地里割草,给顿饭吃。

偷的数量多了以后,那就不一样了。

反正长安城的监狱那地方,也是有农田的,进了监狱里的人,就要在监狱里服刑。

主要就是劳动,那一块块的农田,足够消耗掉犯人的精力。

在长安城里的律法,比一般想象的要严苛。

马小良并没有借用上辈子所知道的,那点贫乏的法律知识。

长安城内犯罪,无论年龄大小,都是需要接受惩罚的。

就算你是五岁的孩子,做出损害他们生命财产安全的,一样要付出代价。

只是不太一样,若是十二岁一下的孩子,那么连同他的父母,一起进监狱。

子不教父之过!

如果没有父母的溺爱,孩子怎么会走上这一步?

当然了,也要按照所犯下的罪行的严重程度来分。

若是杀人,十二岁一下的,先连同父母一起进入到监狱。

等年满十八岁了以后,推出去斩首。

什么年幼不懂事,那就等你懂事了,再来得到应有的惩罚。

正因为马小良这条规矩立了下去,城中的家长,对于看管孩子,就要认真的多。

以前不是不会教,就觉得无所谓。

马小良能惯着他们?

绝无可能!

正因为这样的律法,才让长安城中的百姓,重视对孩子的教育。

只要你今天没教育好孩子,明天跟着孩子一起进监狱的,那就是你自己。

并且为了加强大家对律法的意识,每周末休息的时间,马小良就会让人去各个住宅小区科普。

每一条律法都念下来,并且让所有人都能听明白。

害人性命者斩!拐卖妇孺者斩!

抢占良田,欺男霸女者流放!

长安城里的百姓,别的不熟,对于律法是每一条都要牢记在心里的。

但他们的律法,又不像先秦那般的严苛。

唯有这样,百姓才能在这里安居乐业。

还有一点就是,一旦发现问题,他们还可以修改律法。

但是吧,并不是马小良的一言堂,需要有好几个人一起投票。

马小良的优势,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