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140(3 / 34)

崔氏看着天井里的几人,摇摇头,让人可以去端早膳了。

马小良很有歧视的叉腰刷牙,这个季节正好是夏季,热的要死。

谁家会穿的里三层外三层的,又不是疯了。

除非是有什么大的庆典,长安城压根没人会穿正式的服饰。

能多凉快就多凉快,露胳膊腿,那根本不叫事。

说古人保守的,显然只有后世人的想象。

马小良的服装厂里,出了不少清凉好看的夏装。

特别是轻便好看的纱的材质,马小良不光出了窗帘版本,也出了衣服的材质。

仔细看的话,大概就是窗帘看起来孔大一些,衣服更加的细腻。

长安城的成衣铺子,生意不错,款式简单,方便出行的衣服最受欢迎。

当然了,也有人会买一身回去,然后自己买布料照着做。

马小良就算发现了,也不会去阻止。

毕竟这流水线的衣服,款式上,不可能适合每一个人。

有些人就是喜欢改良了穿,他也不缺那点。

无论是成衣铺子还是布庄,都是属于马小良的,两头的银子他都赚到了。

当然了,在长安城内,并非是只有马小良这一个成衣铺子,更不止他一个布庄。

但售卖棉布,甚至是棉麻的布料,只有他一家。

毕竟不是谁都种植棉花的,没有棉花,可不就没有棉布的来源。

这样的生意,就算不能做一辈子,短时间内做上几年,就足够了。

马小良从来没想要做垄断的生意,真要是搞垄断,这个市场也长不了。

每次传来,司马焕打下了哪里,马小良都想着当地的特产。

好想吃啊!

等长安建完了,后头还有雍州并州等等。

好的,感觉已经眼前一黑了。

提起并州,或许知道的不多,但,未来叫做晋,大概就明白了。

马小良又馋肉了,平遥牛肉可好吃了。

还有那出了名的老陈醋,黄花菜也好吃。

所以好地方啊,马小良都有些迫不及待了。

这一次,不需要马小良亲自出马,司马兴男就主动来请缨,“小师叔,你就放心吧,勘察地里的,已经差不多了。”

“有这个图纸,差不多让工匠们自己发挥就行。”马小良点点头,他就没有不放心的。

怎么说呢,司马兴男带来的人还挺靠谱的。

他们分出一部分人去兴建并州,正好长安城的工匠已经不怎么需要了。

大家都已经逐渐的步入正轨,工匠们人数太多,若是让他们闲下来,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所以这次前往并州,是个势在必行的决定。

更何况,那水泥路也已经一路铺设到了并州了。

至于为啥,当然是为了运送物资过去啊。

不然司马焕的军队,吃啥喝啥。

那都是长安城里提供的,一开始还需要从桃源县,甚至是建康出。

如今只要从这边直接运送,否则为什么在建康的朝臣眼红的要死。

这边的粮食捞不到,税收也捞不到。

因为司马衍大方,直接将长安的赋税,用于长安的建设。

说这小子不聪明,司马兴男觉得弟弟聪明的不行。

长安的赋税,说白了之前他也捞不到一文,本就是司马焕才打下来的地盘。

现在用在长安身上,也不是什么错。

这地方唯有繁华起来,才能长长久久。

一个暂时的,还是永久的,司马衍还是分的清楚的。

他只是年级小,不是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