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0(3 / 27)

比如管理财政的是大司农,有主管钱谷雇佣营建的,也有管领盐铁的。

盐和铁,那都是重要的战略物资。

在这年头,管的还是很严格的。

早早的,当地的育幼院已经建了起来,专门收留无家可归的孩子。

育幼院的占地面积不小,里面有住房,教室,玩耍运动的地方,一应俱全。

在这里大部分都是女娃,失去父母的孩子,也有父母逃命丢弃的。

马小良也给过那些父母机会,允许他们可以认回孩子。

大概是太穷了,有些人看孩子们住在育幼院的生活不错,干脆就放弃了。

对此,马小良也不客气,放弃认回孩子权力的,他也赋予孩子不必赡养亲生父母的权力。

所有满六岁以上的孩子,都开始在育幼院内读书识字。

对很多孩子来说,这根本都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要知道,读书识字一直以来,那都是上层认识的专利。

对于这些人来说,他们就是泥腿子,根本不配读书的存在。

但马公子就是不一样,他不光给他们读书的机会,还要他们好好读书,利用读书来改变他们的生活,乃至命运。

他们并非没有榜样,在马小良身边的三个助理,他们就是来自最底层的家庭,甚至还有是孤儿出身。

并没有比他们好多少,但他们依然完成了逆天改命。

成为了马小良身边的助理,那是打败了不知道多少人,才获得的工作。

当然了,并非说其他的工作不好,只是这份工作更是荣耀。

是他们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他们也正在用自己的方式,报答马小良。

若不是马小良,他们还烂在泥地里。

所有人都明白的,唯有马小良,才会有这样的想法,还实施了出来。

毕竟像马家在会稽郡盘旋多年,为什么只有马小良出生长大以后,才会想到,让普通百姓读书识字?

所以他们感激的,从来就只有马小良。

是他让整个桃源县内的百姓,吃上了饱饭,穿上了得体的衣服,过上了像样的生活。

这是百姓们压根不敢去想的日子,而马小良给与他们,还保证,在将来他们一定会越来越好。

第 122 章

司马兴男为何会这么喜欢桃源县, 正是因为桃源县有一股气。

将桃源县的上上下下,都凝聚在一起的感觉。

反正她在别处都没见过,晋朝的大臣们, 哪一个不是各有各的心思。

说是各怀鬼胎都不为过的,如果能像桃源县那般,她阿耶大概就不会这么早死了。

想到早逝的父亲,司马兴男依然忍不住难过。

不过现在也不晚的, 只要培养出属于大晋朝的人才来, 就不必被那些士族门阀所裹挟。

这也让司马兴男下定了决心, 一定要培养出人才来。

她就不信了,桃源县可以的, 她会不行?

就像她女校里面,多少的姐妹们,都才华横溢。

只可惜没有展示的舞台,真的是太可惜了。

司马兴男即便是有心, 暂时也无力做些什么。

为何在这世道,女子如此的艰难?

男子却什么都不需要做, 就天生能够获得一切?

司马兴男不理解, 同时她也不能接受。

作为大晋朝护国长公主的她,是先帝亲封的, 即便以后要找驸马, 她也要找听话的男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 她的母亲庾太后已经在给她相看择婿。

不成婚是不可能的, 所以司马兴男只想选个听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