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100(3 / 28)

少,这个神奇的镇子,给他带来的震撼又有多少。

桓温在这里的两个多月,看到了不少逃难过来的难民。

是他当初见识过的,饿到面黄肌瘦,作为桓家的长子,他从小到大甚至从未体会过什么叫饿肚子。

当然了,马小良也不曾体会过。

毕竟出生在太守府里,他从出生吃喝用度,都是最好的。

甚至普通人家吃不到的好东西,马小良就从未给缺过。

然而他依然充满了同理心,只要是他接收的难民,无论对方以前是什么身份。

进了桃源镇,那就是良籍。

正因为看到那么进入桃源镇内,他才惊觉,这地方的神奇。

按照他以前所知道的,难民是绝对不能放进城的。

会变成城内的不安定因素,会有偷盗抢劫甚至是杀人的情况出现。

而在桃源镇,完全不在意这些,直接放了人进来,给吃饱饭,给穿暖了衣服。

让他们体体面面的,而不是衣不附体的模样。

这些个难民也没有闹事的,被统一的安排,按照不同的身体素质,分工也不一样。

竟没有一个有意见的,不禁让桓温纳闷,为什么呢?

为什么跟他以前所见的完全不一样,明明都是一样的难民。

而且那些难民在有了工作以后,段时间内的精神面貌都有了很大的改变。

从一开始的瘦骨嶙峋孤苦无依,到现在的精神奕奕。

这要是问马小良,他只会微微一笑,这个时代的士族门阀,永远不可能明白的。

因为他把这些,当成一个人,而不是工具。

在铸铁厂里,这里生产铁制的工具。

隔壁的兵器厂,就不一样了,主要是生产武器。

冷兵器在这个时代还是主流,马小良让人制作十分细小的圆珠。

没人明白,这些圆珠有什么作用。

作为兵器?这也太小了,砸在人的身上,都不会有什么感觉。

不过这些并不需要这些人明白,只有马小良知道这些作用是什么。

当然,如果可能的话,他希望是可以用不到它们的。

上次在三师兄那惨死的鸡,马小良给埋了。

毕竟都被火乍的这么惨了,还要吃它,实在是于心不忍。

为了清楚三师兄的改良成功,马小良让御厨大叔做了一桌的好菜,来给三师兄庆功。

对此三师兄并不在意,甚至还在山里头不出来。

等桓温走了,他都还在山里头呢,那研究绝对的认真。

所以说,桓温确实是来了桃源镇了,但属于桃源镇的秘密。

他知道浅薄的一层,但深入不是他一个幼崽能做到的。

就算看到的,那也是他们想让他看到。

桓温所了解的是,桃源镇的百姓有地种,有粮吃,不缺衣也不少食。

至于全民习武之类的,他并没有跟家里人说起。

在少年的心目中,他是希望可以守护住这里的。

桃源镇的氛围实在是太好了,所以他的转变也十分的明显。

不将这里的实情说出去,更多的是维护桃源镇。

这里的好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若是说的过多,说不定会引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至少桓家听到的,就是个普通的镇子,无非就是建的大了一些高了一些。

同时他们还知道,马家和王家,都是住在这里的。

可以说是两家联合的大本营,真要打他们的主意,那要做好被报复的准备。

就在不少地方蠢蠢欲动,朝中传来消息,全民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