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的说法,都做了干湿分离!
外面是上厕所的,里面是洗澡的。
就连睡觉的床,都铺上柔软的垫被。
虽然马小良还有些不大满意,还是没有棉花。
只能暂时用这些顶替一下,等到棉花被大量的种植出来,他就要制作舒服的沙发还有坐垫之类的。
特别是马车上的防震,弹簧加上棉花。
就为了以后出门的便利,他也绝对要这么做。
马小良并不觉得,家里只能男子出门,凭什么女子就只能待在家中?
事实上,这个时代还是有,就好比那宛城太守之女荀灌,自幼彪悍。
不过年芳十三岁,便率勇士几十人,冲破包围前去求援。
可惜从那以后才没听说她的事迹,这要是换了自己,马小良能开心死。
这是多么值得骄傲的事,也只有这些人藏着掖着。
若是给与机会,假以时日,绝对可以成为了不起的女将军。
像在桃源镇的学校里,马小良也让他们注意,有没有那种有天赋的孩子。
一旦发现,都会经过考核后,升入特殊的班级。
按照不同的方向,给与专门的教导。
无论是文还是武,马小良压根不缺能教人的老师。
文有老王家的人,武有老马家的。
搬进新家后,马小良便带着春夫人出门。
不用遮面,也不需要伪装,就正常的走出家门而已。
跟着春夫人的侍女们,对这里也很是稀奇。
带上三两家将出来,发现这地方不是一般的大。
春夫人大概从二嫁以后,就没走过这么长的路。
“夫人若是累了,也可以招来马车。”马小良指着不远处的马车,这马车上面有顶棚。
但看起来稍微的简陋,里面也坐了几个人。
“这样的马车,一般都会收两文,赚个辛苦钱。”那都是给实在累了的人,毕竟马小良知道,自己这条街道,建的有多长。
也就是本地的饲料便宜,才敢弄这样的生意。
那马车体型偏长,一般的马车只有两个轮子,而这个有四个轮子。
只为了载更多的客人,对于一人两文,大家已经很习惯了。
春夫人表示自己走的动,并不需要坐马车。
是的,第一天来到桃源镇,春夫人还是很兴奋的,看什么都稀奇。
比起大酒楼,春夫人对街边的小吃更加的有兴趣。
主要是她听人介绍过了,大酒楼的厨子,就是岛上那大厨教出来的。
师父做的菜她都天天吃了,好像也没必要特意的去吃大酒楼的菜。
反倒是不少的小吃,都是她从未见过的,她都要吃个遍!
第 79 章
一口气吃遍整条街, 那是绝无可能的。
那就真的小瞧了桃源镇美食街了,那可是马小良为了吸引人,当然了, 主要是他想吃。
那些小吃摊上,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们不卖的。
马小良为了实现小吃自由,也是下了不少血本。
光是他上辈子吃过的小吃, 真就绞尽脑汁回想起来, 描述后, 让大厨想办法。
没错,为难的还是大厨来着。
一路上就看到蜂窝糖、香辣的脆皮豆腐、薄如纸皮的烧麦、香喷喷的炸土豆片、鸡蛋饼隔壁还是卖鸡蛋堡的。
马小良就说嘛, 春夫人咋跟自己这么投缘。
那都是尽了小吃街,走不动道的人。
好在马小良建这小吃街的时候,让人准备的量,是小份中份和大份的。
浅尝是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