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黎忽然拉着姜时?愿,朝着江畔旁的青年靠近:“快走,快走。沈浔说今天要带我们去甜江月饱餐一顿。”
“不过,事前说好,我没?有银子,该你和沈浔付。”
袁黎忽然羞涩地低下头,满脸涨红:“偷偷告诉你,你不在的这段时?间,我已?经会背三?字经了。”
“你不用夸我,我知道...我很聪明。”
“沈浔说依我这个脑子,来年甲子,没?准也能考个榜眼。”
袁黎强拉着姜时?愿朝着江畔而?去,青年的面容愈发清晰,迎着夕阳的余辉,眉目如画,唇角微扬,清朗霁月。
袁黎将?两人?凑在一起,推着姜时?愿靠近谢循,绣着荷花样的绣鞋被迫揶揄几步,不小心踩上他的鞋履。
姜时?愿下意识后撤,却被他反手勾着腰,轻轻拥她入怀。
手臂紧环,额间相抵,气息交缠。
她的夫君出奇的温柔:“阿愿,我来接你回?家了。”
袁黎再次见此,已?不避讳,却仍然觉得不好意思?,用手捂着脸,从指缝之中偷看。
可是?他意料之中的亲吻,并没?有来临。
方才,姜时?愿一靠近,她便嗅出她夫君身上极浓的香味。
她的眸光觑向他蹀躞带上悬挂的香囊。
今日,真是?奇怪,她的夫君从不爱染香,更别说挂什?么香囊。
她的夫君更不喜香,何况还是?用味道如此浓郁的紫夙香。
他用这么浓的香,究竟是?为了遮掩什?么?
114 “他做沈浔,我做谢循,不好吗……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1】。
天牢之?中,度日如年,以?至于姜时愿都已算不准今日的朝夕。
直至黄昏淡去, 夜放千树梨花, 袁黎牵着她来到的朱雀街,见锣鼓喧天, 舞狮矫健,远处戏台之?上,传来婉转戏曲和连连喝彩, 她才心念着, 今夜是何节日?
街衢之?上,高悬红灯, 人烟如织。
一位手挽花篮的老妇,攒着满篮山茶花来到姜时愿的身旁, 劝到姑娘可要买束花?老妇见姜时愿不为所动, 袁黎又被两旁摊贩糖画泥人所吸引,只好将目光移向模样清隽的公子,又说道:“公子, 为您家夫人买束花吧。”
经?此一点, 姜时愿这才想起来, 今日乃是一年一度的迎宵节。
迎宵是庆阖家团圆, 岁岁今朝之?节。怪不得城中百姓皆涌入朱雀街, 不只是看辉煌灯彩, 更是为了在满城烟花下许下花好月圆之?愿景。
谢循从花篮中选了一只不艳不淡的茶花, 簪到姜时愿的发髻上,五指从青丝之?间一顺而下,恋恋不舍。
他?望着姜时愿, 眼里俱是浓情蜜意?,赞到很美,又望着河畔旁的无数男女?在花灯上题下对方的名字,而后目送着水流送走花灯。
谢循生来反常,与?世人格格不入,不敬神?佛,也从不祝愿祈祷。
而今日他?却?出奇地?想这么做一次,想和阿愿一起融入喜气?之?景。
老妇看出公子心思,介绍到:“这乃是流传百年的习俗了....”
谢循细细地?听?着老妇讲述,“两心相悦的男女?若共同在河边放下荷花灯,荷花灯飘至银河之?尽头,便会得到月下老人的红线牵引。”
“红线拴两头,此生鸾凤和鸣,不会分离,恩爱白首。”
谢循闻之?心念一动,却?又有些羞赧,刚犹豫着要怎么开口。
姜时愿也同时在想着如何寻个不会被怀疑的理由拒绝,她捏着夫君的衣袖,声音轻如蚊呐,“明年再来也不迟,眼下还是去去甜江月吧,你都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