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地在房间里出现了。
在看见水晶球以书籍装帧工艺的方式,诡异出现在掉落书籍的封面,晏明灼意识到更加确切的“规则”。
一间已经被他们调查过的书房里,出现篮球、足球、排球都会违和感十足。“规则”在适应客观环境的前提下,以一种奇异的方式实现了晏明灼的愿望。
抛接球游戏的过程,是晏明灼对假想猜测的一次实证。
他能提前来到乌琰投球落点的位置,不是因为他判断力敏锐,也不是因为他动态视力过人,而是因为晏明灼一开始就“想”乌琰会往那里投。
他只是随机挑选了几个地方走动,球便自动落到他所在的位置。就像是被吸引过来一样。
第一阶段是为了验证“规则”对环境的影响能力,第二阶段,则是为了验证“规则”对人的影响能力。
结果令晏明灼骤然心惊。
从乌琰的言行举止可知,他并没有察觉到自己对水晶球落点和力量的选择,受到不知名力量的影响。“规则”对人意志的扭曲,变成了乌琰脑海中自然而然的想法。
这是极其可怖的事情。
人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但很难控制自己的念头。
晏明灼的一念之差,造就了乌琰B的出现。
侵入性思维的不可控性就在于,越是告诫自己不要往危险的地方设想,越是会往下揣测——当强调不要的瞬间,整个念头已经完成呈现在脑海里。
晏明灼最初对乌琰的狐疑,造成乌琰对他的试探。反过来乌琰的反常举动,也在加重晏明灼的提防。二者互为因果。
“在另一个你出现……”
“是冒牌货。”乌琰重复。
“好……在冒牌货出现的时候,我已经确定他多半是假的。因为墙壁打破前,我的脑海中恰巧闪过类似念头,也许会有人闯进来。”
晏明灼看向露出大洞的墙壁:“但我不能确定,两个都是真的。既然我能幻想出一个乌琰,也许在我身边的,也是我幻想出来的人。”
“所以我没有选择立刻挑明。原因和你一样,担心在这栋鬼宅里丢失‘真乌琰'的踪迹。”
“既然如此,最后你是怎么确定的?”乌琰问,“就算你杀了冒牌货,也无法确定我就是真的吧?”
但事实上,冒牌货死后,晏明灼立刻就做出了坦白选择。
“因为它死后变成玩偶,我知道,第三关已经结束。”晏明灼说。
他和乌琰对视几秒,乌琰明摆着不信,做出撇嘴表情。晏明灼忽然长长叹气:“好吧,我知道瞒不过你的直觉。”
“是【读取记忆】。”晏明灼抬起手掌,指尖如同弹奏琴键般在空气跳跃,“我看到了玩偶的记忆,因此确定了第三关的真正规则。”
“读取记忆?!”乌琰吓了一跳。他看起来顾虑重重。
晏明灼安慰他:“我的技能,在主动使用的情况下,只对放开心防的对象有用。”
“如果这一关的守关玩偶不利用规则入局,要杀它,也没这么容易。”
“你反过来利用了规则,接近冒牌货。”乌琰意识到为什么冒牌货忽然对晏明灼展露火热态度,“你在希望,冒牌货把你当成不必设防的恋人。类似催眠?”
“差不多如此。”闻言,晏明灼表情有些古怪,他顿了顿,才回答道,“但我催眠的对象不止是它,还有我自己。”
只有给自己下心理暗示,把假的当成真的,脑子里只有一个纯粹的念头,才能阻止侵入性思维突然跑出来捣乱。
也就是说,在刀刃捅入冒牌货后心的一瞬间,晏明灼的确体会到了杀死乌琰的彻骨战栗!
他情绪没收住,才会在乌琰奔来时脱口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