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说,如果有人带着圣旨来提人,他只能放人。
到了戌时,宫里递来消息,刑部尚书打头,督察院和大理寺从旁协助,已将目前的审理结果汇报给康熙。
康熙接着召见了四爷,方铭、严三思、梁超,以及刑部尚书满都的儿子,方铭的徒弟(小跟班)郝思嘉。
先召见他们,说明他主观是信任我的。
从这些人口中了解到我在江宁的所作所为后,他又连夜提审了霍莲山。
然而随着霍莲山一起来的,还有另一个关键证人——顾鹏程。
听到这个名字我心里一凉。
真没想到这老小子还活着,四姑娘还是心软,居然真把他放在庙里养着。
而我当时也不够狠,以为他中风偏瘫就失去战斗力了,现在看来,对敌人一定要斩草除根,否则,对方但凡有一条舌头能动,都可能会成为刺死自己的利剑。
现在严三思就在刑部担任侍郎,可是直到顾鹏程上金銮殿,他才知道此前一直有人把此人藏在刑部大牢。
这说明,刑部内部派系分明,上下不联通。
当年我入狱,八爷担任钦差,借机换上一批自己人,看来扎根很深。
深夜,四爷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来。
看我还点灯等着他,他便用冷帕子擦了擦脸,强打精神和我说了说今天的事儿。
原来今天早上那封鸡毛信是天津知州莫凡派人送来的。
最近这一两个月,陆续有南方人到天津打尖住店。这些人虽然能说官话,还会行家里语,却既没带货,也没带进货的盘缠,反而总是和京城里来的人嘀嘀咕咕,引起了本地人的关注。有个小乞丐从他们口中听到了我的名字,机灵地跑去报给了宁子珍,宁子珍派人盯梢几日,终于确认他们是为了告我而来,于是将他们抓了。
无缘无故抓人,总归是法理不通。
莫凡传信,一是提醒四爷有人要害我;二是,怕这些人上面有人,关久了,造成更大的问题,想问问什么时候释放合适。
四爷看完信,对莫凡派来的人详问一番,预料到这些‘告官者’未必全都从天津过,很可能会有漏网之鱼,便去找了满柱和十三爷,一方面严查九门,避免这些告官者入京;另一方面,从巡捕营借调人手,以十三贝勒府遭窃(嗯,熟悉的借口,十三爷一招制敌)为由,搜查京城各个客栈,将已经进京的抓起来。
忙完这些,他便奉召进宫了。
皇上手里拿着我创办的《江南商报》和山寨的《江宁商报》,问他知不知道,我在江宁做了些什么。
四爷粉饰了我创办报纸的初衷(也有可能,他就是这么认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