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家来,让他多几分思量。
哈哈,年羹尧要是知道被我借了光怕是得吐血。
借着这本《洛阳迦蓝记》打开话匣子,曹頫渐渐放松下来。
他身上没有半点公子哥的派头,只不过别人都喝金陵春,他却只喝武夷山的大红袍。还是有富贵人家的讲究的。
他知道我无事不登三宝殿,喝了一盏茶就主动提及。
我没说办报的事儿,以中外文化对比研究为由,请他为我介绍本地的文界名人。
他第一反应是:“是不是雍亲王……”
哈,他以为巡视团要拿文界开刀!误会就误会吧,毕竟谁的威慑力也不如雍阎王。
我含含糊糊的应了。
他表情顿时凝重起来,起身踱来踱去,最后痛下决心,一口应下。
但凡换个老奸巨猾的,还真没这么好糊弄。
他拟了个名单给我,上面却没有点石书局的老板顾鹏程。
我诈他道:“我刚才在外头听人说,明天是顾员外六十大寿,在哪里办席呀?曹大人可不可以带我去拜贺一下。”
他眉头一皱:“大寿早贺过了。”
我一拍脑门,懊恼道:“想是吴语难懂,才闹了这许多笑话。不过,我真的想认识一下顾员外,听说他有一座藏书阁,里面全是孤本好书,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去一睹精彩。”
“天一阁藏书七万卷,确系爱书人心之所向。”
话赶话铺垫到这一步,他丝毫不疑,拍着我送的书承诺道:“家中长辈与顾员外有些交情,我帮大人传个话试试。”
如此定下来,走的时候晓玲对他婉然一笑道声多谢,他紧张地直摆手,结果一不留神从台阶上一脚踏空,差点摔倒。
我们出了门,靳驰也把打听到的消息带了回来。
原来廖家的当家人廖冲是庶出子,廖小爷才是嫡子,而且是唯一的嫡子。
也就是说,任凭他哥再能干,家产都是他的。
这小伙儿今年十八,从小就有点不同寻常,说难听的,有点憨。但凡身上有点好东西,甚至是一块糕点,都留不住,准叫下人或外人骗的精光。
识字很难,更不会打算盘,整日只会和家里的姐姐妹妹玩。玩得一身脂粉气,被他爹嫌弃得不行,送到深山老庙里修行了五六年。
回家后倒是不娘了,也不憨了,却成了金陵城鼎鼎大名的混账。
爱喝花酒,爱打架,更爱散财。
而散财一般和前两项紧密相关。要么为美色一掷千金,要么打了人赔钱。
唯有一次与这两项无关,是临省旱灾百姓受难,原来照顾过他的方丈来化缘。以他去世娘亲的名义,一次散了二十万两白银。
他每天的行程大概就是,中午睡醒,吃点饭上街溜达,找个不顺眼的打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