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3 / 3)

,有谁在乎呢。

公主见他不说话,把锡杖往前杵了杵,“大师,你还记得我婆母吧?”

释心耳根子发烫,她的脸皮厚,自己听上去却羞臊得慌。

“施主别这样。”他难堪地抗议了下,才又缓声道,“我母妃……曾经是先帝最宠爱的妃子,当初宫内派遣八抬大轿前往长山接人,一路换了两千多名轿夫才将人迎进皇城。她自入宫就风光无两,三千宠爱在一身,却也树敌三千,强敌环伺。后来生下我,我落地便封王……小小年纪,有什么资格封王……她薨时,我不在上京,据宫人说是难产而死,那年她刚满二十八岁……”

公主从他断断续续的话里,还是听出了情绪的起伏,也许对于释心大师来说,唯有母亲的死,是他永远解不开的心结吧!

三言两语,就是一个宠妃的一生。公主生在皇族,虽然膳善是个小国,但后宫的明争暗斗她也见识过。女人多的地方就会有攀比,比美貌、比衣服首饰、比受宠多寡。有幸胜出的树大招风,然后成为众矢之的,手段差点的小命怎么丢了都不知道,所以说啊,后宫就是女人的坟墓。

公主遗憾地说:“有的人像流星,光彩逼人只有一瞬;有的人像炒栗子的砂,翻滚一辈子,却越磨越光滑。大师你别难过,说不定我婆母已经找到好人家托生了,你念了那么多的经,也是在替她攒功德呢。”

她三句不离“我婆母”,释心刚开始还想纠正她,到后来也就由她去了。她的论调有时候很新颖,也不知流星和炒栗子的砂是怎么混到一处去的,她张口就来,也能说得煞有介事。

他慢慢沉淀下来,语调里没有喜怒,“都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施主若是不提,贫僧几乎要忘了。人生如朝露,过眼尘灰,毋需挂怀。”

公主却说不该忘,“有些事忘了,就没有根了。须得好好记着,就算四大皆空也得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