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自己父亲不说,结局也很显然。
待能谈压先帝的太祖陨落,先帝就藏不住内在的昏聩跟歹毒,疑神疑鬼,不惜永绝后患。
估计当时身边就已经有羟族埋伏在旁的细作,宠臣之中本就有佞人,太子卿登基后一一清理,已得真相。
可,于事无补。
“边疆之颓,也是自凉王死后,先帝不断置换名将,重用宠臣,军心动乱,一溃千里。”
“滇边之难啊,浮尸百里,我儿,你可知当年到底死了多少人?”
“所以,明明凉王已经让了一步,郡主却不得不顾忌当年的局势,忍痛以一族之死,为帝国安稳又让了一步。”
“现在,你还以为长公主嫁给你,只是因为琵琶别抱,爱得不得,辱你尊严?你以为自己很重要吗?”
周大人不敢以自己去比肩微生、言跟奚氏三族的纠缠跟恩怨,那是大祸,他也不想招惹,但他也认清另一件事。
“父亲,但您不能否认她代表着王族对我们周氏的觊觎。”
“您,宁可厚待明明有皇族血脉而将来大有可能会危害我周氏的孙女,悉心教导她,却从未正眼看我,也不曾看过我的儿子,为何?”
“难道我们不该以微生一脉的前车之鉴早做提防?”
他不觉得自己有错,一直。
哪怕这次杀那些匪人,也是因为知道奚家孽障被利用后的下场,他不敢步后尘,但内心深处,何尝不知自己跟儿子的处境。
“她,不仅夺权,不尊生父,还暗中下毒残害弟弟,您敢说她没做这些事?!”
周大人说着,面上的木然越发深刻,眼底都是满满对长女的猜忌跟疏冷。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天地间自有秩序,他让了君臣,对长公主不敢执夫礼,对父亲更是天生敬慕,唯独对子,还是个女儿,他竟也被其弹压。
“做了,又如何?”
周太公忽慢吞吞回答他。
周大人以为自己听错了,迷茫中见颓靡,“您,就厌憎儿子如此吗?只因我天资一般,不足以让您喜欢?”
他最敬慕眼前人,如天下人臣服于太祖风采,敬其结束乱世定鼎天下的霸气跟仁义。
言氏有太祖,我家也有当世英豪,既我父亲。
如何能不敬重,如何不想得其认可。
可是
周太公依旧背对着他,不愿看他似的,用此前一样的语气慢悠悠说:“最初,我入了道门,也就一无为懒散的臭道士。”
“但你爷爷不肯,亲自徒步登山,气喘吁吁来问我:当世乱,你的道在能哪里?父母未去,家族青黄不接,承继不力,北地战马之广业无以支撑,是要白送给羟族?”
“我不能答,遂下山,择明主而逐鹿,舍道义而成婚生子。”
“我自然是对不住你跟你母亲的,因不能似奚为臣那般爱重妻子,相扶与共,但起初也说好,托付中馈,绝不辜负,对你也未曾有太多要求,能承继家业也就罢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