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完】(3 / 5)

华胥拾遗 书自清 9753 字 5天前

艺便得到显露。

刘浩军至濬州渡黄河受阻,只得追随元帅府人马北上。这时副元帅宗泽也赶到大名,赵构不纳宗泽全力营救开封之言,与汪伯彦等又继续向东平府转移,只与宗泽一万人马往援开封。

岳飞随刘浩部隶属宗泽,这是他初次成为宗泽的部将。宗泽率部众进军开德府,与金军十三战,每战皆捷。岳飞英勇奋战,以军功迁为修武郎。

靖康二年二月,岳飞随军转战曹州,身先士卒,直贯敌阵。宋军以白刃近战打败金军,追奔数十里。岳飞因功迁武翼郎。

刘浩的两千兵马进驻广济军定陶县柏林镇后,元帅府又命他改隶黄潜善,不再让宗泽指挥此军。这时黄潜善掌握着三万六千人马,却只知保存实力,按兵不动,使只有二万五千人的宗泽陷入孤军奋战的境地。

宗泽虽取得了一些胜利,队伍却也有不少损耗,难以伤及金军元气。

是年四月,金军从已被洗劫一空的汴京城撤出,满载着金帛、珍宝北上,宋徽宗、宋钦宗和皇室成员、机要大臣、百工等三千余人都做了俘虏。

世人皆传“靖康之耻,千年未遇。”举国上下,沐浴在血海之中,一片萧索。

五月初一,康王赵构在应天府即位,是为宋高宗,改元建炎。赵构虽起用了抗战派名臣李纲为左相,但仍旧对投降派黄潜善、汪伯彦等人颇为器重。赵构采取黄潜善等避战南迁的政策,预备南行“巡幸”,欲退避到长安、襄阳、扬州等地。岳飞得知这个消息,不顾自己官卑职低,披肝沥胆,向赵构上书数千言,力呈当战要义。

然而,他的一片丹心只换得“小臣越职,非所宜言”八字批语,并且被革除军职、军籍,逐出军营。@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岳飞并未灰心,又投军王彦麾下,王彦怯战,岳飞与其不和,最终还是在建炎二年再次投入了宗泽麾下。彼时的宗泽留守汴梁,已然成为了抗战派的核心人物。

建炎二年四月以后,天气开始炎热,金军撤退,宗泽准备北伐。王彦的八字军奉宗泽之命移屯滑州。五马山的首领马扩也携带信王赵榛的信前来东京留守司。宗泽和王、马等人共同制订了北伐的计划。

岳飞没有料到,自己竟然会在留守司再次见到师尊韩嘉彦。彼时的韩嘉彦,已过了花甲之年。两鬓斑白,须发如雪,已然是一副避世出尘的世外高人之貌。

然而她显然并不能完全放下家国,此次她是带着北伐策略而来,而宗泽见到这位老友之时,欣喜若狂,老泪纵横。

这年六月止,宗泽上陈述恢复大计的奏章达二十四次,但始终没有取得赵构的支持。年近古稀的宗泽再也支持不住,背疽发作,于七月初一含恨离世。

韩嘉彦、岳飞在他病榻前,听着他临终前仍然高呼:“过河!过河!过河!”哽咽无言。

办完宗泽的丧事,韩嘉彦辞别岳飞南下。这是她最后一次为国朝献策,仍然是不得重用。但她早已能做到心不起一丝波澜。

岳飞依依不舍地送别师尊,在码头登船前,他揖手拜道:

“师尊,当今之势糜烂至此,徒儿惶惑,不知该何去何从。”

“鹏举,坚持做对的事,不要被外界所左右。”

“可今上怯战,重臣怯战,该当如何是好?”

“绕开他们,做你的事。”韩嘉彦淡淡道。

“您是要我……违抗军令?”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可……这岂非不忠?”

“想想看,你究竟忠于谁。鹏举啊,师尊只有一句话送给你,做你认为对的事。有阻碍,便绕开,绕不开便打开,破开,总之做你认为对的事,不择手段地前进。”

“……”岳飞被震慑,不敢置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