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10(7 / 28)

,才发现原来前面那些乱七八糟都是伏笔。

于是现场并没有什么观众因为一开场不到五分钟就这么大信息量而皱眉,已经有所准备的他们睁大眼睛, 尽可能多的想要把这些零碎的镜头信息给记录到脑海当中。

大屏幕上, 整个故事随着大提琴越来越急促的音乐声还在四线并进。

相亲的茶楼里,男人说话前言不搭后语的态度让作为媒人的红娘奶奶在众人没看到的角落脸色突变;

火车站里,犯花痴的旅行奶奶一个人就可以七嘴八舌, 绕着圈的打听这位只能在镜头里看到脖子以下部分的帅哥的个人信息,你可以从台词里听到帅哥的那种敷衍;

电影院里,坐轮椅的老太太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自己手机上的时间, 距离电影开场还有三分钟, 她手里紧紧攥着两张电影票;

律所里, 临时工前台人员小郑紧赶慢赶的终于气喘吁吁地到位了, 和律师奶奶两个人疯狂的在给这间已经许久没有来客人的律所大扫除,时不时还要注意一下楼梯口的动静, 生怕她们在打扫的时候那个在上午预约的客户上门了!

而随着大提琴音乐进入尾声,

那一场相亲结束,女方对男方还挺满意, 两人加了围信后,红娘奶奶笑眯眯目送男人远去;

火车站台,旅行的奶奶也在目送那个她觉得长得很合她审美的男人领着包裹离开;

电影院里,电影开场已经十分钟了,轮椅上的奶奶却没能等到她的小伙伴;

律所里,整个办公室已经焕然一新,但已经到点了却没能见到上周预约的那位客户,临时工小郑在律师奶奶的耳边揣测,这位客人是不是选了别的律所……

当大提琴的声音戛然而止,

画面里,四位奶奶纷纷转身——

“不行,我得知道这个来相亲的小伙子到底是个什么人,怎么给我的资料和他刚才说的完全不一样呢?我可不能害了人家姑娘!得打探清楚打探清楚!”

“堂会里?还是棠汇里?哎呀刚才那个帅哥说等他办完事就给我当导游,但是他没有问我要联系方式啊,那我要怎么找到他?我该怎么找他?要不我先去找他?”

“不应该啊,她不会爽约的,怎么可能不来?难道是知道我是残……不,她不会的,她肯定是遇到什么事情了,我要去找她!”

“给我把这个客人的电话给找出来!我倒要看看是哪个律所的小兔崽子敢抢我的生意!还要不要命了!”

电影在第十五分钟,开始了这四个支线故事的第一波推理。

律师奶奶的推理是从一个电话开始的。

这是一个座机电话,讲真,在这个年代,留座机号码的客户是真的不多了,她按照上面这个座机打过去,结果这个电话根本不是什么私人电话,这是一家面馆的订餐电话!

甚至连接电话的员工都说不清自己一周前有没有把电话借给哪个客人打过,一个星期时间真的很长了,他连昨天晚上吃的什么都记得不是很清楚,更不要说是一周前的一个电话了。但他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真的有这样一个人,TA必定得是店里的老客户才对,他一定是见到就认识的,不然谁会把接外卖订单的电话借给外人打呢?

于是律师奶奶不得不回忆当时在电话里,这位客人所透露出的那些信息。

镜头到了这里,开始切换到另一种滤镜,更加偏向油画的饱和度更高的颜色和跳帧的画面向观众暗示着接下来的场景都是回忆。

回忆中,一个星期前的律师奶奶接起了那个咨询电话。

来电人咨询的是关于离婚的事情。

她说她想和现在的丈夫离婚。

于是律师奶奶和接听外卖电话的小哥说这个客户是个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