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60(25 / 31)

把人家当自己人,反而把他们当外人,这样一来,反而里外不是人。

但节目组的杂货铺,因为当初贝总和苟董的疏忽,没有把“这个村子是个少数民族和汉族人混居的村子”这件事告诉他们,他们反而是对待所有村里人最公平的一个地方。

其实人和人的差距哪里有那么大呢?

当你真的和这些人接触的时候,你就知道,人与人,其实本质上是差不多的。虽然行为习惯可能有所差别,但希望过上好日子的心却是一样的。

而当政府部门和村委会敏锐的发现这其中关键的时候,那些之前因为种种顾虑没有开展的基建工作,就打算随着《偶然的店长》这档节目一起开展——

利用某些大型活动的举办,趁势把自己城市的基建工作做做好,这是华国政府办事的老传统了。

因为有些基建工程,你在平时如果要搞,从申请到审批到最后动工,要花费的事件和要满足的条件是非常多非常慢非常难的,但当遇到大型活动举办的时候,往往政府就可以成立专班,特事特办,反而很多经费和工程就可以顺势获得审批,得以开展。

大城市是如此,小村子当然也是如此。

交通局就提出,他们可以给村子门口这条一路通到镇上的路给修一修,把双向道改成四车道,路面拓宽了,以后车来车往就方便了;

农业农村局则提出,他们市其实有试点搞过某经济作物的种植,经过试验,这些改良过的经济作物十分适合在这种有山的地方种植,接下来政府本就有打算要扩大推行新作物的种植,不如把富强村也纳入扩大试点上来,农业创收!

教育部门则说,他们打算给镇中心小学安排校车,以后孩子们就可以在村口坐校车上下学……

一个个部门提出了自己的方案后,就轮到参加座谈会的村民代表和石大少爷、佩佩发言了。

先发言的是石大少爷。

石大少爷一上来,就是给了全场众人一个大逼斗。

石大少爷说:“两车道改四车道有必要吗?这个村子连个小轿车都没有!四车道改了给谁用?有这点功夫,还不如把路面搞平整一点,再在路边设置围栏!我每次开车送孩子们上学的时候,觉得最难受的就是车子的颠簸,最担心的就是一不小心万一车子侧翻陷进了边上的沟里面出现安全问题!”

石大少爷又说:“村子里大部分的中年人都已经在镇上甚至在外地打工了,本村本身就没多少能够种田的村民,你们这个说的什么经济作物,它种起来难吗?费劲吗?你们觉得村子里还有足够的劳动力,在拾掇完自家的田地之后,还有余力种别的经济作物吗?”

石大少爷还说:“校车当然很好,可以让孩子们上下学轻松一点,但是如果只是校车,只是接送孩子,那村子里其他人怎么办?花阿婆想要去镇上看望自己嫁到村子里的女儿,还是要提着篮子,挎着三十个鸡蛋,走两个多小时的路吗?你们不能就因为看节目里孩子们上学累,就只想到要解决孩子的上学问题,村子里孩子是小部分,所有的村民才是大数!”

石大少爷:“……”

这样不留情面的带有指责的建议,让刚刚在场上发言的众人都有些羞愧,和石大少爷关系最好的佩佩小姐姐在石大少爷边上捂住了脸——弟弟社会阅历浅,说话真的是一点委婉都没有,好歹你开头先夸一下人家再提建议啊,还是太年轻。

但在石妈妈的视角里,她却觉得,她家这个孩子,仿佛是一夜之间长大了……

第159章 赚钱的第一百五十九天

我们必须要承认的是, 一个人的成长和他的个人经历、和他的所见所闻关系匪浅。

比如对于一个生活在富足地带家庭的孩子来讲,在他/她眼里的贫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