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伸出尔康手的白露霜编剧。
……
……
没有一个创作者喜欢被硬逼着去创作,这样会让人发自内心的产生厌恶,然后再发自内心的……更写不出东西。
直到当天下午,闻讯赶来安慰她的黄制片和蓝导到来。
“黄蓝白”三人小组再次聚首,两个人先是表达了对白编剧的同情,顺着白编剧的话痛骂了苟大头一番(事实证明这种聚在一起痛骂领导的行为真的非常容易拉近同事之间的距离,当然前提是你的领导绝对不会从其他任何渠道听到这些话),白编剧觉得自己从早上见到苟大头开始那股脑子肿胀的感觉在逐渐消退。
她的大脑开始慢慢清醒过来。
黄制片和蓝导看自家小伙伴收声不那么激动了,就开始帮助自家老板擦屁股——他们按照自己之前的理解,对苟大头上午的行为给小伙伴做了解释。
“其实吧,如果你能站在领导的层面上去看待这个问题,你就能理解为什么苟大头(是的,背地里已经没人叫他荀董了)那么急的想让你赶快把剧本给写出来,让这部剧能赶快投拍。”
比起最近这两个月几乎都在闭关写剧本的白露霜,一直在给影视部新晋员工们搞培训的蓝导和黄制片在这件事情上有更多自己的看法。
他们讲了一个绝对是真相的开头。
“苟大头之所以那么急着让你写剧本,让这部剧能够投拍,为的是赶快把公司现在留在账上的流动资金都给花出去,他想要花钱!”
然后他们又得出了一个非常离谱的结论。
“而他之所以想要花钱,是为了快一点赚钱。”
这句话奠定了整个“不能红”小组的讨论基调——就是朝着迪化流头也不回飞奔而去的基调。
他们是这么给冷静下来的白编剧解释这件事情的。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双黄丸公司在各大部门的努力下,虽然不能说是日进斗金,但绝对是积累了非常多的资金,整个公司的发展势头非常好。
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如果想要保守一点,那当然是投资自己原先已经在筹备的制作项目,确保收益——但是这种吃老本的方法虽然能赚到钱,却无法赚到更多的钱!
“因为在第一部的基础上,所有的项目能够盈利的范围是确定的。”黄制片解释道。
“不论第二部在第一部的基础上投资翻了几倍,其实从大数据角度,那都是可以经过测算的——你比如我们的第一部《相亲》,拍完播出之后小火,然后我们投拍第二部,因为第一部的投资回报率摆在那里,第二部最后电视台愿意给我们的利益不过是在第一部测算的结果基础上加几个点而已。”
这就跟你去买星爸爸咖啡一样,如果你第一杯咖啡买的时候是三十五元,你就会觉得这家店的咖啡就是这个价,如果有新品,在三十五到五十范围内仿佛都能接受。
但如果你买第一杯星爸爸的时候叠加了很多的优惠券,最后这杯标价三十五元的咖啡到手价是十七块钱……你就会觉得以后买星爸爸的咖啡,如果最后结算价格超过二十,那这杯咖啡就不值得买。
所有项目的第二部也是这样。
有第一部的标价摆在那里,就像是一个参考价一样,各大合作商当然会因为第一部大火的原因给出一个比第一部更高的价格,但他们也一样会参考第一部的价格,在这个基数上增减。
“但如果我们投拍的是一个全新的项目,那这个价格就是天马行空的了。以我们影视部如今每部作品都大火的战绩,我们完全可以把价格喊更高,让同样这笔钱的投资回报率更高。”
这解释了为什么苟董和贝总会叫停影视部和综艺部筹备第二部的项目,让他们改制作一个新项目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