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bshge
新古典主义
新古典主义(Neo-classici**)
现代西方音乐思潮,主要盛行于本世纪20、30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不少作曲家逐渐厌倦了发展已有一百多年的浪漫主义音乐传统。他们既反对一味追求情感表现、时时作着哲理思考的后期浪漫主义,也不赞同沉迷于自然风光与虚无缥缈意境中的印象主义,而倡导简洁、朴素的审美趣味。他们认为:作曲家应当体察当代人的文化氛围,追求实在、质朴的艺术表现,一切狂热的、激情的、具有深刻哲理的、多愁善感的、梦幻般抒情的音乐都要摒弃。只有以客观的态度和在理智控制下创作出的“纯音乐”才更有时代的新意义。这些作曲家赞同“回到巴赫”的口号,主张回到“古典”即巴洛克音乐中去。他们觉得巴洛克时代的大协奏曲、嬉游曲、托卡塔、帕蒂塔、帕萨卡里亚和古组曲等体裁,正是体现20世纪作曲家真正理性和超然心境的最好途径。法国文学家、音乐评论家科克托曾在一本名为《公鸡与丑角》的小册子中,以警句般的语词表达了上述的一些音乐审美观念及艺术追求,为新古典主义音乐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对新古典主义音乐的美学思想和创作原则有着更为详尽和明晰的阐述。为新古典主义音乐起奠基作用的是法国作曲家萨蒂,但影响最大的主要代表人物则是斯特拉文斯基,属于他的这一艺术风格时期的代表作有舞剧《普尔钦奈拉》、《阿波罗》、《仙女之吻》,歌剧清唱剧《俄狄浦斯王》,歌剧《浪子历程》,《小提琴协奏曲》、《钢琴协奏曲》和《圣诗交响曲》等。曾与新古典主义音乐思潮发展有联系的作曲家还有:布索尼、兴德米特、米约、普朗克、卡塞拉、巴托克和普罗柯菲耶夫等。(孙国忠)
skbshge
BB交响乐团
BBC交响乐团(BBC Symphony Orchestra)
1930年创建于英国伦敦,因隶属于英国广播协会(简称BBC)而得名。乐团创建初期由博尔特任首席指挥。从1957年起历任乐团首席指挥的音乐家有施瓦茨、布莱、罗杰斯特文斯基等。乐团以演奏曲目广泛、演奏技巧高超而蜚声英伦三岛,并跻身于“英国三大交响乐团”的行列。(乐丁)
skbshge
伦敦爱乐管弦乐团
伦敦爱乐管弦乐团(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1932年由英国指挥家比彻姆创建并任指挥。该团简称“LPO”。乐团与伦敦交响乐团、BBC交响乐团三足鼎立于英国乐坛。乐团历任首席指挥有拜尼姆、施坦贝格、索尔蒂、克劳斯、廷舒迪特等。乐团演出的曲目广泛,包括了贝多芬的交响曲、瓦格纳的乐剧、霍尔斯特的《行星组曲》、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等古典和近现代作品。(乐丁)
skbshge
曼托凡尼乐团
曼托凡尼乐团(Mantovani and his Orchestra)
1935年由英国通俗乐队指挥家兼编曲家曼托凡尼创建。与法国保尔·莫里利乐团、德国詹姆斯·拉斯特乐团并称为“世界三大轻音乐乐团”。创建人曼托凡尼原籍意大利,幼年在其父指导下学小提琴,后进入伦敦特里蒂尼音乐学院深造;十六岁曾举行过个人公开演奏会;十八岁在伯明翰组织“六人轻音乐队”,并任主要小提琴手;三十岁时创办大型管弦乐团。该乐团以演奏弦乐为主,演奏了大量悦耳和谐的乐曲。乐团拥有较广泛的曲目,其中包括古典音乐、电影音乐、拉美地区的乐曲、西方流行音乐、舞曲等。由于该团的弦乐部分富有特殊的音响色彩,并以其流畅舒展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