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1 / 3)

沈渺准备还是找矮子牙保来?牵线,给自己寻鸭场的工人和擅长炒菜的熟练厨子,再雇两个送餐的伙计、一个账房便成了。她的快餐店规模不准备搞得太大,有这三个人,便足以支撑日常营生?。

至于快餐店的菜,沈渺也不打算亲自掌勺,而是交给雇来?的厨子,她还是主要在汤饼铺子里忙。快餐店里的生?意?,她主要把?控每日菜谱和上新菜之前的品控到时?先让厨子做出来?,自己尝过觉得没问题,定下标准和口?味便妥当了。

毕竟这快餐店的定位,并非追求极致的美味,而是要做到方?便、快捷、实惠。因此吃起?来?在她的标准里能达到中上水平,便够了。

沈渺细细数了数自己这段时?间?营业的利润、操持宴会?挣来?的外快等等积蓄,估量着差不多能覆盖这些?投资花费。

钱藏在地窖里,那是不会?生?钱的。

前世?她踌躇不定、顾虑重重而不敢迈步向前的时?候,爷爷便常对她说,要学会?做生?意?,就得先学会?花钱,生?意?不断拓展,才?能钱滚钱,财富越来?越多。

当然,步子也不能迈得太大,否则扯了蛋就不好了。

沈渺觉着自己一路走来?,行事还算谨慎,所选择的营生?风口?,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有需求才?有供应,她以后世?人的眼光留心注意?到了这些?需求,便要趁风口?而上,抢先培养食客的用餐惯性。

人是有惯性的,习惯了某一家店的口?味、菜色、运营模式或是开店时?间?,下意?识便会?常去吃的。

而她这种团餐模式,正适合那些?忙得抽不开身出去买饭的古代牛马人、工坊匠人、手艺人和被关在书院、私塾只能吃食堂的学子等等。

前者时?间?紧凑,没空外出觅食;后者别无选择,为了丰富口?味也会?订上几次的。

从一开始,沈渺便将自己的市场定位拿捏得精准而“狭小”。她这快餐店,并非为普通的食客而设,而是专为那些?忙碌的人打造。

厢军便是其一,他们虽说不算太忙,可离不开岗位,又没有食堂,大多还是没成家的单身汉,对这团餐的需求可大了去了。

而开封衙门。沈渺是因打听陈汌被拐的案子去过好几回,她观察过,官吏当真是忙得脚不沾地。

尤其是衙门里的那些?胥吏,他们是最基层也是最辛苦的。他们没有品级,俸禄亦薄,全靠像邓讼师之流的人“孝敬”而产生?灰色收入才?能体面生?活。

但?往往,这铁饭碗也不好端,上头需要他们孝敬应酬的上峰也不少,一级压一级。t?

这都是邓讼师闲聊时?透露给她的。

据她几次观察下来?,衙门里大部分小吏,表面上都挺光鲜的,但?自带膳食,或有仆役送饭者,仅占少数。他们大多也没那么富裕,有一人需供养全家十几口?的,也有家里“双职工”的,妻子还会?另寻些?零碎活补贴家用;还有背着房贷的。

沈渺定位的快餐正好物美价廉,味道又还不错。正好现在就是个机会?,先从厢军开始试点,再看能否谋求与开封府衙达成合作的机会?。

如果不错,或许往后国子监、其他衙门,也能试着去谈谈生?意?,开展合作。

济哥儿所在的辟雍书院,那小饭桌也能推行这团餐模式。要是有了专门做快餐的小店,便不怕忙不过来?了。即便路途远些?,用车送过去便是。

如此一来?,沈渺寻思着可能还得买两头驴、两辆餐车。那餐车得设计成内部能放置饭菜大桶的样式,四面封闭,还得能保温,这样饭菜就不怕凉了。

这种专门给写字楼供应团餐的活儿,沈渺上辈子也弄过。那时?候容易,大号泡沫外卖箱,外面再套带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