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魏晋风多是指广袖或者窄袖的汉服交领上衣包进裙子里的款式,这款式是汉服正统形式,可以找到文物和壁画等证据。并不是影楼的服饰,或者说商家的臆测。”
“那魏晋风究竟是不是商家谋取利益的一种手段?”何好问道。
“商家做魏晋风的时候就是为了谋取利益,如果没有利益他是不会去做的,因为商人、商人,无利不商,从古至今都是如此。现代的人其实很多已经承认魏晋时期的服饰是汉服了,但是他们对于魏晋风是有疑『惑』的。我们一般都称为建安风骨,魏晋风度,而魏晋风不是教科书上提出来的。当然,教科书也没有汉服的标准制式。只能说,他们很反感魏晋风是为了谋取利益的方式出现,所以给予否认。”
“我还是有疑『惑』,那他们所说魏晋汉服存在的证据,也就是壁画和文化曾经在哪出现过?”
杨流苏笑了笑:“魏晋服饰延续了东汉服饰的传统特点,陕西西安草场坡北魏出土梳十字大髻、穿窄袖衫裙的彩绘女俑、丁家闸魏晋墓壁画都是魏晋时期风格的体现。当然,很多人认为魏晋汉服正统是晋襦,而那种上衣为交领大袖上衫,汉服没有这个制式。”
“那这种究竟算不算是汉服的制式?”
“其实的确是汉服制式,因为这只是魏晋时期汉服制式的一种,毕竟汉服制式不可能只有一种。就像现在改良版的汉服一样,晋襦和这种形式都是汉服。只是一种被称为正宫娘娘,一个则是想要成为正宫娘娘的妃子,归根结底她们都是皇上的妃子。”
“很多人为什么老是在魏晋南北朝的时候,就喜欢提到阮籍。因为在当时,他就相当于一个异类。他老母死了以后他还喝酒吃肉,来客人吊唁他也不哭,客人也没办法跪拜。甚至他的穿着放在今天来看很正常,但是在当时,只能够用超前两个字来形容,没错,就是超前来形容。”
“当时很多文人对司马拾的政权不满,也包括阮籍。阮籍虽然入仕,可是也经常出仕,也算是表达不满的一种方法。后来人为了歌颂他们的行为胆识,才崇拜起来。而那时候,道家思想非常流行,而道家讲究为而不争,利而不害,修之于身,其德乃真。所以,那时候的文人都比较有着自己独立的个『性』。他们的穿着也因为这种个『性』,得到了很大的改变。”
“晋制的几大要素,第一点,要有腰襕:直角梯形拼接结构的下裙。第二点,可以有的:上襦的肩部嵌条、袖口嵌条、各种嵌条,接襕部位侧边打的一对工字褶(没有的话上身会很桶且不适合大屁股星人,也不适合外穿),缘边,裙子裁片颜『色』的自由搭配。第三,绝对没有的:“大袖衫”,叫襦但是通裁侧开叉的上衣,万能的一片式方布打褶褶裙(存疑)。”
“那就是魏晋汉服必须要有腰襕才可以吗?”
“我说,好好,你好歹也是汉服社的社长,你这方面的知识还要多加强啊!”
“哎哟,我知道了,你赶紧继续讲下去。”
“带腰襕的是魏晋汉服的款式,但不是唯一,也就是说魏晋汉服不一定有腰襕,因为这无法考证。而我们有出土的便展现了没有腰襕的款式。所以,要有腰襕,单没有腰襕的不一定不是晋制的。”
“服装剪裁,尤其是剪裁图理论,是近代西方国家传入我国的。也就是说剪裁这种东西,更多的是文字记载,不存在专业术语。”
“那魏晋风是不是魏晋“疯”,商家店铺卖的是不是影楼服?”
“其实一些商家虽然是为了谋取利益,但是他们已经很良心了,因为他们是研究过这段历史,然后根据出土的文物和文字记载剪裁的魏晋汉服。当然,更多的是影楼服,因为影楼服更加好看,仙气飘飘,能够受到很多人的喜欢。而对于喜欢汉文化的小白来讲,他们